第六百六十八章 唐突之战(十七)(第2/3页)

所以这六千余帐突厥人,对他而言绝对是一道美味的大餐。

他没吃,这完全不符合常理。

“这件事恐怕是杨政道和颉利的计策……”

李世民在略作思量后,给出了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答案。

李元吉若有所思道:“你是说,颉利其实有心将这六千余帐人接纳,只是碍于什么原因,没有直接接纳,而是暂时存放在了杨政道的麾下?”

李世民缓缓的点头道:“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这件事就说不过去。”

李元吉疑问道:“那是什么原因呢?”

李世民思量道:“也许是颉利一口气接纳的西突厥部族太多了,一点儿也没给突利留,突利跟他闹了一场,他不好再接纳新的西突厥部族,但又不想让那些部族投入到突利麾下,所以就想了这么个办法。

也也许是杨政道这些年一直在游说颉利帮他立国,让他像是梁师都一样,占据一域,成为一域之主。

但颉利不想这么做,但又碍于义成的情面,所以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来敷衍杨政道。”

有可能出现的原因很多,李世民说了两个最有可能发生的。

说到最后,李世民感叹道:“但不管什么原因,颉利似乎都不准备帮杨政道立国,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好消息。”

似乎,一个很不确定的词。

也就是说,在不知道具体原因的情况下,只能这么想,这么认为,但不能当成定论。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看着杨政道立国。”

李元吉深沉的道。

杨政道手握着传国玉玺,他要是在突厥人支持下立国了,那对大唐的影响会很大。

因为传国玉玺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正统,很多人就认这个。

再加上李氏有胡人血统的事情一直被人诟病,一些以汉家正朔自居的人,说不定就会偷偷摸摸的去帮他。

里应外合之下,会对大唐造成很大的伤害。

李世民点着头道:“所以这一战,我们必须战胜颉利和突利,必须打断他们的脊梁,让所有人都知道,杨政道即便是在颉利的支持下立了国,也是个消化。”

这中原,我李氏能拿下,也能守住。

尔等宵小最好乖乖的爬着,莫要做挑梁的小丑。

这是李世民所表达的态度。

也是大唐随后对一切心怀叵测,以及一切心思不定,不认可大唐统治的人所要表达的态度。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你有千般诡计,万般谋划,也得乖乖的俯首。

“颉利如今人在何处,在进入到庆州以后,又是如何分兵的?”

李世民盯向咥达问。

咥达听了一大堆似乎听懂了,又似乎没听懂的话,脑子有些迷糊的道:“颉……大可汗如今身在怀安。

在进入庆州以后,大可汗兵分三路,一路由沙钵罗设阿史那苏尼失、小可汗,以及大酋康苏蜜率领,共计八万余人,赶往了绥州。

一路由他亲自率领,共计九万人,坐镇怀安。

一路由叠罗支特勒率领,共计四万人,分别攻打庆州的马岭、白马、华池,我和我的族人就归叠罗支特勒统领。”

沙钵罗设阿史那苏尼失,是突厥始毕可汗的儿子,始毕可汗在位的时候,将他封到了大唐的西北,称沙钵罗设。

历史上突利和颉利闹掰了以后,就投奔了阿史那苏尼失,颉利也因此封了阿史那苏尼失为小可汗。

只不过,现在突利自立了门户,阿史那苏尼失没有因为突利的加入而让颉利赶到威胁,所以并没有被封为小可汗。

康苏蜜是东突厥的一个部族的头人,也是颉利手下的心腹大臣之一。

叠罗支是颉利的儿子,算得上是颉利的众多儿子中比较出色的一个。

历史上在颉利被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俘虏后,一同被俘,并且被押送到了长安,跟颉利一起开启了为李世民唱歌跳舞,做优伶的生涯。

对啊,东突厥王族的克星张宝相呢?!

历史上李靖把颉利打的是哭爹喊娘,狼狈逃窜,可愣是抓不到颉利,以及一众突厥贵族,结果让张宝相捡了一个大便宜。

一下子就夺得了平灭东突厥的一大功劳。

有道是人定不如天定。

李靖就算是再厉害,也赶不上这个老天都照顾的幸运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