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反思怪反向输出!(第3/5页)

这件事情,一做,那就不是一时半会儿完得成的了。

……

《歌唱》第六期,开始播放了。

这一次,决定了艾乐丝是不是会被淘汰掉。

虽然韩舟没有期待王楚阳能够待下去,但还是给王楚阳让路了。

在选出场顺序时,韩舟直接选了第七个出场。

安岚顺势选了第六个出场。

这样一来,费利维选了第四,王楚阳也拿到了第五个出场的资格。

这种节目,第四是最好的位置,第五比第三稍好。

所以,三个人将会连续出场演唱。

艾乐丝知道自己悬了,所以安东尼给她让位置她也没要,而是选择了第一个唱。

没有安岚在前面开唱影响,这一次艾乐丝完成的非常不错。

安东尼第二个演唱,年纪大了是的确大了,表现的不够完美。

艾米妮拿到了第三个演唱。

当艾米妮唱完后,大家又觉得熟悉。

安东尼稍微思索了一下,觉得这首歌,风格上非常像《寂静之声》,又是模仿韩舟的风格写歌。

看来曾经的爆红乐队主唱,现在的顶级女歌手艾米妮是在模仿韩舟的风格这条路上,一去不复回了。

费利维第四个演唱。

费利维无愧于是当红流行天王,表现依旧炸裂。

无论米国歌手们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但每一次费利维都会完成的很好。

当王楚阳坐着轮椅登台时,这一期的观众都在笑。

他们都知道王楚阳是搞笑担当。

这一次,认识王楚阳的人可就多了。

欢呼声不断。

很多人还专门为了王楚阳,去看了《暮光2》发现王楚阳不是男一而是男二,还打抱不平。

因为这方面的评论太多,提莫都在考虑《暮光3》的剧本要不改一改。

不过,当歌曲名出现在屏幕上时,无论是现场观众,还是电视前的观众,都很惊讶。

歌名《爸爸妈妈》,米国歌迷看不懂。

但下面的翻译看得懂。

专门用中文歌唱一首给爸爸妈妈的歌吗?这小子看起来还不错的样子。

“我曾经很想知道

同样的话要说多少次才好

那些再三强调的老套

长大了才知道是不是需要……”

米国观众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能去听好听不好听。

王楚阳的唱歌风格,他们还是挺接受的,而且这曲子风格也挺少见的,很多人听得摇头晃脑。

其实,这一期,韩舟决定要表演的歌曲,还是和电影行业有关。

在好莱坞这边,华人以前很少出现在电影里。

后来逐渐开始出现了,但却是一些奇奇怪怪的角色。

最近随着华国电影市场的爆发,大量电影公司要赚钱,所以开始塑造一些好人华人角色了。

但,这不代表着他们没放弃作妖。

一开始,他们开始邀请大量的华国女影星,参加他们电影的角色,甚至给华国播放特供版。

这种行为,给华国影迷骂的哟。

但华国影迷显然没意识到,自己无意之间抵御了某种奇怪的文化入侵。

然后米国电影开始发生变化了,他们换了个手法。

在一些电影中,塑造华人角色时,总是很奇怪。

要么爸爸是坏人,要么没爸爸,要么是直接展现父权压迫。

在很多时候,大家潜意识里面有一条这样的等式。

“父亲,约等于父权。”“父权约等于上位者压迫。”

这种哲学思维的分析满大街都是,而很多电影也在展现这一点。

这种东西多了后,会给很多华国影人一种错觉“爸爸不是好东西”会给米国影迷一种错觉“华国人好像也没有爸爸”。

韩舟要让米国影迷适应华人角色,只是添加角色还不够。

还需要让米国影迷明白华国的一些文化。

比如家庭概念,比如父亲的角色。

华国的父亲,一般是隐忍而沉默的顶梁柱,不善于言辞,默默做事。

这种形象如果能梳理成功,会让米国影迷意识到,电影里出现一个华国中年男人时,那就是定海神针出现了。

而这种概念植入成功后,就会引申出一个概念,‘电影出现华国中年男人,等于出现了不是救世主胜似救世主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