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求这么简单吗?(第3/5页)

低头看着手上刚打出的稿子,念了起来:“《最后一片藤叶》。”

韩舟根本懒得理会任何人的抹黑或者挑衅。

不过,韩舟也难得准备获奖感言。

既然这样,那干脆就用欧亨利式结尾,给这个世界的文学,一点点震撼吧。

欧亨利,前世的米国短篇作家,世界三大短篇作家之一。

他有三大代表作,其中《最后一片藤叶》更是各路文青争相模仿的行为。

甚至于到了后来,都有乐子人开始玩儿这个了。

有人在一片长青植物的叶子上写着‘这片叶子掉了我就戒烟’,大家无力吐槽。

长青叶子上写戒烟,你就是不想戒烟对吧?幸好这片叶子已经枯了。

然而,镜头一抬,这株长青植物已经几乎枯光了,每一片叶子上都写着一句‘这片叶子掉了我就戒烟’。

这就是典型的用欧亨利式的结局玩儿欧亨利的梗。

韩舟在台上读着稿子。

并不是声情并茂的朗诵,而是很平淡的读着。

观众却很迷茫。

什么意思,他在干什么?

这个故事其实不长,也不难懂。

就是一个小女孩,得了肺炎,她说自己就像窗外的树。

现在冬天了,树叶开始掉落了。

估计树叶掉光时,自己的生命也会像树叶一样消逝吧?

而老画家就鼓励她,继续勇敢的活下去。

时间一天一天流逝,那片树叶依旧苍翠。

台下的观众又不是傻子,这么明显的暗示,都明白了过来。

老画家去画了一片树叶!

树叶不凋零,小女孩就不会死去!

这就是文人的浪漫吗?

台下的记者区,很多人都呼吸急促。

他们感觉,一篇惊世名作要诞生了!

然而故事依旧在继续。

时间过去很久,小女孩活了下来。

护士告诉她,你快要好了,不像楼下那个已经活不了的老画家。

此话一出,全场都有不好的预感了。

欧亨利式的结局,给这个世界初次震撼。

那个画了一片树叶鼓励小女孩的老画家,也得了肺炎。

只用了两天,他就死了。

现场,作家们傻了。

记者们,傻了。

这是……什么?!鬼?!

等一下,怎么又好像充满了讽刺意味一样?

其实,这篇文章,可以从很多角度解读。

可以说,《最后一片藤叶》中的常青藤,代表了希望,鼓励了小女孩。

也可以说,生命的力量来自于无知,因为老画家可以画一片树叶骗小女孩坚强的活下来,却没法说服自己去克服同样的疾病。

也可以说,老人对于小孩的劝导说教是好的,只要按照老人说的来,一切就会好起来。现在的问题是,老人家自己只是说说罢了,自己并不相信什么希望。

欧亨利式的结尾,意味着可以让每一个人疯狂的去思考,去理解。

哪怕,不想动脑子,他也是一个绝佳的讽刺小故事。

而如果你考虑久了,你就会感觉。

我以为我在第二层,他在第一层,现在我才看到他在第五层,实际上他可能在大气层。

只要思考的足够多,他们脑子里的韩舟就越是恐怖。

对于不动脑子的人来说,韩舟就是个才思敏捷才华横溢的作家。

对于喜欢动脑子的人来说,韩舟就是套娃之主·大脑宕机制造者。

‘想不清楚……他太强了!’

‘这就是大佬认知的世界吗?’

韩舟放下稿子,拿起奖杯,走向了台下。

达尔夫站起身来,疯狂鼓掌:“韩神!!”

“噶得!!!”

“文学界永远的神!!!”

韩舟本来都走向台下了,又回头,捏着话筒:“说实话,挑衅是无趣的,根本没有挑战性,提不起兴趣。”

“不过我有兴趣挑战全球的所有作家,如果有兴趣,你也可以试试写写这种短篇故事。”

“又或者是其他风格的短篇故事,都可以。”

台下,坐在位置上,抱着奖杯的安德鲁,错愕了。

听完这个故事,安德鲁知道,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触及韩舟的十分之一。

自己刚刚应该提点更难的东西的。

可是,如果我提了更难的东西,也许现在我就只剩下韩舟的百分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