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选在挨骂时刻掉马甲(第3/6页)

人一旦思乡,就很丧。

所以,现场就像哀悼会现场。

每个人都在哀悼那个离家时的自己。

人生不可能重来,回不去了,如果真的再有机会,还会离家吗?

会,会再次离家,但是,也会再一次想起离家的那个自己。

小崽子,你真的想清楚了吗?

“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

如果你错过了我那趟火车

你应明白我已离开

你可以听见一百英里外飘来的汽笛声……”

歌声悠悠结束。

台上的韩舟:“这里很冷吧?”

“这是送给你们的歌。”

韩舟知道,这首歌,将会大行其道,很快就会火起来。

在全球范围内,最近都开始走上了一种奇怪的音乐道路。

好歌越来越少。

而在米国这边,开始大规模的出现了同一种类型的歌。

这种歌,很有节奏感,但是隐藏在背后的是低沉的低频的一种鼓声节奏。

科学研究发现,这种东西会让人的情绪低落。

人一旦情绪低落,就容易脑子想不清楚事情。

脑子想不清楚事情,就容易想要静一静。

就会想要单曲循环。

这种低级手段,在最近已经成为了音乐创作的主流。

然而,《五百英里》凭借歌词和风格,就能做到低频节奏一样的效果,而且还悦耳。

简单来说,当一个人需要睡眠时,一边是大锤轰脸,一边是摇篮曲。

效果都一样,都是倒头就睡。

正常人会选择哪一个?

喜欢丧是吗?那就听点既丧又好听的。

市场摆在这里,《五百英里》必然会短时间成为喜欢四十五度角看天空,不让眼泪掉下来那波人最喜欢的音乐。

演唱结束,韩舟挥了挥手,就这么走了。

书迷、歌迷,都沉浸在这首歌中,并没有狂热的去挽留。

这首歌,让他们的脑子,安静了下来。

只有达尔夫更激动了。

“他果然,是更爱书迷的。”

达尔夫的司机,感觉自己已经从韩神的书迷转化成韩神的歌迷了,反问:“何以见得?”

达尔夫:“你看,韩神写了《东方快车谋杀案》,然后歌迷要求他唱一首歌,他就唱了这首《500英里》,居然是坐火车离开家乡的,而不是开汽车。”

“在咱们米国,不应该开汽车更应景么?所以,韩神是故意的。”

达尔夫的司机:“老板,你有没有想过,有些乡村青年,根本买不起车。”

达尔夫:“???”

“我不听,我不听。”

这个生活在车轮上的国家,平均一千人有八百七十辆车。

如果按照华国的统计方法,几乎每个米国家庭有两辆车。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

当初米国每个家庭都有一辆车的时候,或者有某种东西的时候,资本们就开始思考了,如果让一个家庭拥有三辆车呢?

这个问题是无解的。

但是,有个答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那就是,让一个家庭变成三个家庭,那就简单了。

所以,一种论调出现了‘你成年了,该搬出去住了’。

而与此同时,米国也成为了世界上离婚率最高的国家,没有之一。

在米国,首次结婚的夫妻离婚率为41%,二次结婚的夫妻离婚率为60%,而到第三次结婚的夫妻离婚率则高达73%。

两招双管齐下,内需需求增加两倍。

计划通。

所以,实际上,米国的青年,并没有多少有车。

很多青年,在第一次离家时,还真就是火车或者骑摩托居多。

而这首歌,对于达尔夫这种生下来锦衣玉食,十几岁就在论坛闻名,二十几岁继承大笔遗产的人来说没什么感触。

但是对于普通青年来说,那就是绝杀。

很快,现场媒体把拍摄到的画面,放到了网上。

油管,推特。

韩舟的歌迷本来就就很多,但是至今为止,韩舟只在大学生选择奖现场表演过一次。

而那个现场,本来也没多少人能进去。

所以,至今为止,韩舟还没有在米国真正的舞台上演出过。

视频一出来,大量米国歌迷炸裂。

“啊?韩什么时候参加音乐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