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推销电话?第一案谜题揭开!(第2/6页)

内部因素加上外部环境,导致张迭虽然是个高三毕业生,但实际上文化水平最多就是个高一水平。

艺术熏陶那更别提了,大城市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都好歹读过不少童话书,张迭那是对这些名著一点都不了解。

所以,必须恶补。

而韩舟给他制定的一月三部书也是有针对性的。

网络小说,思维比较活跃,单纯论故事精彩程度,以及涉及的广度,对于补充各种知识是非常有好处的。

而世界名著看一看,没有别的用,就是对付采访的。

记者问最近看什么书,他就可以说自己看过什么名著,记者再问内容,也能说得上来。

什么装有文化没必要,但是为了有文化所以看书,还是有必要的。

至于文艺类的艺术类的书籍,让他看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个圈子里很多人都喜欢这些东西。

不看没有共同话题。

几个一线明星私下喝酒,会谈论什么豪车什么名表吗?拜托了,谁买不起?

这些人在一起谈的都是艺术,各种艺术。

从行为艺术,到古典绘画艺术。

从西方文学到东方文学。

从音乐艺术到电影艺术再到雕塑艺术。

张迭要是把这三方面都补起来,花个三年时间,每个月看三本书,三年总共看一百本书,那勉强可以在杂学知识上,赶上王楚阳的三分之一。

不过能赶上三分之一不错了,毕竟你是在书里看的,而书里那些东西,就是王楚阳的生活。

别说什么艺术了,你看过的画的画家,小时候手把手教过他画画,你看过的觉得牛哔的不行的雕塑家,在他家来现场施工过现代金属雕塑。

你怎么和他比阅历?

张迭提起这个就头疼,尬笑:“有些字吧,他认识我,我不认识他。”

“不过还好。”

王楚阳:“张迭最近一天花的学习时间,比人家高三学生还多。”

“看小说,补英语,学表演,还有练习跳舞和唱功。”

张迭之前在训练营学会了常用英语的口语,但是没学书写。

书写可就没口语那么好学了。

主要是,拿到复杂一点的英文歌歌词,有时候按照习惯拼出来是错误读法,所以张迭还要背单词。

这些活儿同时一天内要做,持续不断的做几年,普通一点的人恐怕要疯。

韩舟笑着:“你现在在看什么书?”

张迭:“最近在看一本小说,叫做《女施主,助我修行》。”

“噗……”韩舟一口酒喷了出来。

幸亏喷的时候转头了。

“正经吗?”

张迭认真点头:“我看书友说这种叫做甜文,听说看了能学谈恋爱。”

王楚阳吐槽:“那不如看樱花片学得快,我可以给你推荐几部。”

其他人都在闷笑。

大家都知道王楚阳学习渴望非常强烈,经常都在学习知识。

韩舟看向王楚阳:“你最近怎么样?”

王楚阳叹气:“哎,最近有个事儿,挺麻烦的。”

韩舟疑惑:“嗯?”

王楚阳:“学校,就是食堂嘛,我经常在食堂买粥喝,有时候喝一喝豆汁儿豆浆什么的。”

“然后可能是因为平均三餐花费太少了。”

“所以这个月我饭卡里多出了三百元钱,我感觉可能是学校对贫困生发的补助。”

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事儿,都笑了起来。

给王楚阳发补助?

这算是大乌龙了。

韩舟却感觉,这个事儿还真不好处理。

第一,如果是别人,以这个家境,拿了这个补助,而且还是匿名补助,都很容易挨骂。

第二,王楚阳现在还是公众人物,搞不好会被人抓住做文章。

第三,这个事情本身是好事,但是发到他王楚阳头上,感觉很奇怪,如果自己公布出去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的话,发话的口径也要仔细考量,否者容易引发反噬。

韩舟思索了一下:“你先找老师报告这个事情,然后发微博,微博发的时候要记得带照片。”

“第一,要赞美这种匿名补助的形式非常好,夸一夸学校。”

“第二,要表达你不缺钱,但其实生活上不怎么花钱,所以才有了这个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