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三合一剧情大章(第4/7页)

“我也要报名参军!”

刘小猪昂起了头,盯着征兵处的小吏在竹简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小吏发给他一个代表身份的小木片,认真地说:“本月初十辰时,于咸阳北门校场处集合。记住,不得迟到缺席,若是你这小子后悔耍赖,不想去也得去!”

“当然,当然。”

刘小猪连连点头,紧张又期待地接过那枚小木片,牢牢地握在手心。一种叫“野心”的东西,在他的心里蔓延。他想要如歌词那样,赢得身前身后名,让父母兄弟都感到荣耀。

万一他能挣得些军功,他就能像卫青一样,得到陛下的封赏,住上咸阳的大房子。然后,他还可以娶个貌美的咸阳媳妇!生一堆孩子!

军粮作坊

为了支持父皇,嬴静把近年来经商所得,都全部用来购买面粉,做成干粮捐给军队,让秦军的补给也充裕一些。虽然不多,但聊胜于无,若是能有几千将士,因为她的干粮活下命来,那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嬴静思考过,作为军粮,不但要存放时间久,十天半个月不变质,而且最好能够好吃一些。她见过士兵把浸泡过醋和盐的布匹,又酸又臭,直接丢进锅里面当调料。这可把她恶心坏了,简直是黑暗料理啊。

身为种花小当家,她怎么允许这样的东西成为她的军粮呢?

嬴静想起后世的陕西著名小吃锅盔,这可是当军粮的好东西!

锅盔干硬耐放,外脆里酥,而且重达好几斤。一个士兵身上挂着一个直径两尺的锅盔,能吃上好几天呢。尤其是侦察兵靠近敌境,远离补给的时候,只要能多出几天时间,战局的发展就大大不同了。

作坊里面储存着上万斤面粉,宫人们都站成一排,等待着嬴静的吩咐。不同往日做吃食,这些军粮是给将士们的,宫人们都十分谨慎。管事还拿出了竹简,要把嬴静的指导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制作锅盔首先需要酵母发酵后的面团,这一步不难,前一天嬴静提前吩咐过,今天宫人们都准备妥当。嬴静掀开湿布,看到面团已经发成两倍大小,满意地点点头。

“你们用做死面饼的做法,把面粉和成面团。不用像之前那么多面粉,一半就够了。”

“接着,你们把发好的面团和死面揉匀到一起,这个是锅盔耐放的关键,一定要做好!”

宫人们仔细地听着,卖力地揉面,嘴上还不时发出“哈!”“吼!”的声音。然后,他们把面团分成一个个足足有三斤重的饼子,在釜中点火热油,用小火进行烙制。

“翻饼!”

估摸着有三分钟左右,嬴静一声令下,灶前的宫人们迅速把锅盔翻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锅盔的内部变得更加酥脆,在三翻六转之下,白色的面团外表焦黄,带有浓浓的麦香。

“好香啊。”

“我们这是成功了吗?”

宫人们都闻到了锅盔的香气,看着公主脸上挂着笑,他们也跟着笑了。

宫人们的效率极高,在三天之内,他们把军粮作坊的全部面粉都加工完毕,制成一个又一个香酥耐嚼的锅盔。众人都满怀着希望,收到军粮的将士们,能给大秦带来胜利吧。

离别

在这次征兵过程中,卫青也率先报名了。如今,他是青年们关注的楷模,若他毫无作为,岂不是打了陛下的脸?为了姐姐,为了对他有恩的公主和三皇子,他一定要在战场上和敌人拼命!

临走前,一群小伙伴们都特地为卫青设了一桌火锅,祝福他能平安归来。虽然火锅很香很辣,但是大家都食不下咽,丝毫不见火锅桌上热闹欢乐的气氛。往日里鲜香肥美的羊肉卷和爽滑弹牙的爆浆猪肉丸,都不再受人欢迎了。

嬴静烫了一块鱼片,却没有一点胃口,筷子都把鱼片都戳烂了,她也没有察觉。虽然她早就知道,卫青的一生会贡献在战场上,但相处多日,她也很不舍得眼前的朋友离开。现在的卫青对她而言,不是历史书上的字符,而是活生生的人啊!

嬴静向身后的宫人看了一眼,取来一个油纸卷着的包裹。她把包裹递给卫青,不舍地说:“我别的本事没有,就是会做些吃食,这是我用饴糖做的米花糖,能放一旬呢,特别扛饿,吃一根能顶大半天。你带在身上,万一有粮食供不上的,你就吃这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