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不忿的上官仪(第3/3页)
姜沃微微有些心虚,避开裴行俭的目光去盯山茶树:“这怎么能是不务正业呢?这是多给同僚及下面年轻人锻炼的机会啊,你忙不过来就交给裴炎他们去做。”
“何况,城建署的事儿,是因在紧要关头,近来我才多去了几次。”
裴行俭无奈。
而裴行俭说起的‘吏部尚书不务正业’,正是指岁姜沃自去岁兑换到《神奇的建筑材料——水泥与混凝土》后,向皇帝申请建设了一个‘城建署’之事。
这一年里,姜沃难免挪了很多精神,去搞基建产业——这个年代没有化学家,最接近化学家的,其实是道士、炼丹师和大夫。
许多有用的化学物质,其实是可以从药铺买到的。比如降低熔制难点,需要加入的氧化铅,在此时叫做铅黄,属于炼丹常用药物,大夫基本都认识。
因此姜沃的城建署内官员胥吏,基本上都是从太医署和尚药局抽调的,甚至还从孙神医的医馆借走了两个专管制药的药师。
姜沃有时候感慨: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她果然还是玄学大佬兼炼丹师的徒弟嘛!
*
经过她这一年的努力,‘城建署’的班底终于搭起来了,研究工作也初见成效。
且在将作监的倾力相助下,也终于做出了‘水泥专用窑炉’、‘原始球磨机’等前置仪器。
近来正准备尝试开始制作比水泥简单些的‘砂浆’和‘硬石膏’。
这两样可都是好东西!
硬石膏凝固后,防水效果很好,是用来建食物仓库的绝佳材料。
若是将仓库建在地下,地下的低温加上硬石膏的防水,可以大大延缓食物的变质速度!
在古代,粮食的保存从来是个大问题。朝廷粮仓不得不派人定期晒粮,就是为了避免粮食湿度过大而陈腐。
若是能有硬石膏地下仓库,此问题就会得到大改善。这是涉及无数百姓的民生大事,姜沃当然上心,近来不免多往城建署去了两趟。
吏部许多工作,裴行俭就要铁肩挑重担了。
姜沃想想近来自己在吏部的缺勤情况,确实心虚,于是许诺道:“守约啊,到时候我先送你一座防水仓库如何?”
裴行俭颔首:“那好吧,我便先不去中书省了。”
其实他也只是玩笑——在他知道姜尚书在忙什么后,裴行俭觉得,他便是把吏部所有公务都做了,也是甘之如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