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5/9页)
小货郎叹了口气,摇摇头说:“出了点意外,东西还在王大花手里。”
“啊?”夏家河吃惊地叫了一声。门口,一直在偷听江桂芬也是一惊。
“咱们几个大男人都能让煮熟的鸭子飞了,她一个女人,还带着孩子,身上又背着那么个东西,你觉着她能过得了戒备森严的关卡吗?”夏家河恼怒地说,“现在,她能活着就算烧高香啦!”
夏家河真是小看了王大花。此时,王大花娘俩已经到城子疃。
城子疃外的河上,跨着一座石桥。桥的北侧是花园口警署管辖,南侧则归大连警署管。大连警署制服笔挺、装备精良,个个精神十足;花园口警署的制服土气,装备寒酸,警察也蔫头耷脑。桥北的人依次过关,花园口警署警察检查的并不严格,象征性地看一眼通关护照,就放人了。王大花牵着毛驴走来,钢蛋拉着王大花衣襟跟着。王大花心神不宁地看了眼驴背上的大筐。警察看了眼王大花手里的通关护照,扬了扬下巴,王大花忙拉着毛驴和钢蛋过去。上了桥,王大花先舒了口气。到了桥南,检查明显严格了许多,王大花前边排着五六个人。
警察检查得很仔细,王大花有些怕了,本能地想后退,王大花拉着毛驴要回去,驴不听话,却想往前走,总算把毛驴摩挲顺了,后面却已经排满了人,堵住了回路。
一个警察上来,喝住了捣乱的王大花,王大花无奈,只得硬着头皮递上了通关护照。警察拿过通关护照看起来,王大花紧张地搂着钢蛋,额头上的汗珠往下落。
警察看着驴背上的东西,喝道:“带的啥玩意,拿下来。”
王大花紧紧贴在驴背一侧,挡着筐子,警察逼过来,王大花突然哭了:“也没啥东西,都是些破头烂蒜,你看看就行了大兄弟,我家男人要是活着,我也不用投奔到别人家……”她自己一边哭着,一边偷偷拧了把钢蛋的胳膊,钢蛋痛得突然大哭起来。娘俩的一通号啕,引得众人跟着唏嘘起来,警察有些不耐烦,正要放行,身后却响起呵斥声,王大花回头看去,过来的是两个日本兵,警察立即唯唯诺诺,追着刚才已经放行的人,让他们重新开包接受检查。
“这干啥这是,吐噜反账的……”众人不满,却无济于事。
一个日本兵朝着王大花走过来,王大花脸色蜡黄,警察在日本兵的指点下,围着驴细细打量,王大花心虚地挡着警察的视线:“兄弟,我这……都是破烂货……”
“八嘎!”日本兵冲着王大花舞舞扎扎。
警察说:“你不要命了,太君发火了!”
王大花心想这下完了,这戏匣子是值钱玩意儿,要是被日本人发现,非拿走不可,这可怎么办呢?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阵汽车喇叭声传来,从桥上过来两辆汽车。汽车停下,下来的居然是王大花在路上碰到过的青木正二和那个就知道鞠躬的秋子小姐。王大花像看到了救命稻草,朝着秋子喊了起来,秋子看到王大花很是惊喜,颠着小碎步跑过来,看看王大花,又看看钢蛋,对王大花说了一堆叽哩哇啦。王大花一头雾水,一个劲儿地点头笑着。正在检查的警察和日本兵早就停止了动作,疑惑地看着王大花和秋子。
青木正二走过来。王大花紧张极了,却故作平静,对日本兵指了下青木正二,说:“太君他们在路上都检查过了。要是不嫌麻烦,你就再查查,查查放心。”
青木正二笑笑,朝日本兵摆了下手,日本兵和警察退下,秋子又对着王大花说了一通什么,青木正二对王大花说:“秋子小姐问,用不用捎你一程?”
“不用不用,我还有这头畜生,不能丢了它啊。”王大花拍打着身后的毛驴。
不用青木正二翻译,秋子已经明白了王大花的意思,她笑吟吟地与王大花道了别。
大连三面环海,此时,在日本侵略者的占领下,已经被叫做了“关东州”的大连俨然成了一座海上孤岛。古城墙像一个巨大的围栏,把孤岛死死匝住。
过了城子瞳,就是“关东州”的地界了。
正是晌午,四处都弥漫着饭食的诱惑,又饥又饿的王大花娘俩寻着一阵阵顺风刮来的饭香找过去,找到一个卖汤面的摊点,只见一个大遮阳棚下,吃客正挤在几张简易桌子前喝着汤面。王大花给钢蛋要了碗面条,又将自带的饼子掰得一块块,丢进面条的碗里,拴在不远处的毛驴正在啃着地上的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