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南非的拓殖(三)(第2/3页)

总之,齐国访欧使团的外交任务遭遇了重大挫折,除了荷兰以外,几乎被所有的欧洲国家所轻视了。即使那个在亚洲地区颇受齐国照顾的葡萄牙王国,因为还在忙于跟西班牙互撕,急于摆脱被控制的命运,取得独立的地位。对齐国使团的建交访问,根本未予理睬,只是一个劲地在巴结英格兰。

作为一个颇有政治觉悟的南非领地的总管,陈洪安便想到,我齐国可否先利用经贸关系,与欧洲国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接触和了解,继而为以后建立正式的外交商贸关系,奠定一些基础。

这些西洋番鬼,估计是对我齐国不太熟悉,不晓得我齐国具有的强大实力。当然,我们目前武力还有限,不能将你们都给打服了,再来进行一番正式的互相介绍。但我们可以慢慢地通过经贸往来,让你们这些西洋夷人晓得,我齐国也是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

再者说了,昌宁堡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各项防御设施都已初步完善,对付数百上千全副武装的欧洲殖民部队的围攻,也丝毫不怵。这般情势下,这处重要的补给中转点是该考虑适当地对外开放,与那些欧洲国家和势力做些贸易,获得应有的收益。

陈洪安吩咐冯大田去寻城中几个归化入籍的德意志人,看能否与这几个西洋使者进行一番沟通交流。

——

港外的两艘法国武装商船一直等待傍晚时分,未得到任何回应,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派出的三名使者可能已经被汉洲人杀害,准备掉头驶往马普托港,到葡萄牙人那里再碰碰运气。

船上的瞭望手突然报告,说看见一艘小船正从港内驶出,在昏暗的暮色下,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小船上除了他们派出的使者,似乎还有几名汉洲人。

没多久,法国人得到了一个令他们又惊又喜的答复,汉洲人愿意与法国人进行交易。但鉴于清晨时分,法国人的“不轨行为”,他们要求,明日法国人只允许一艘商船入港,并且船上的随员不得超过五十人。另外,汉洲人的物资也不太丰裕,那么,价格可能要稍稍高那么一点,而且,货币只接受金币和银币。

法国人对此只是稍稍犹豫了一下,便立即同意了汉洲人的要求。怎么说,他们当初的目的可不就是要在汉洲这处据点抢一把嘛。人家对他们入港进行一番限制,也是理所当然。

至于他们所要购买物资的价格高一点,他们心里也能接受。毕竟万里迢迢从欧洲本土运过来,也是费用极其高昂的。更何况,波旁岛上还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数百法兰西同胞正在忍受饥饿,恢复家园,重新栽种粮食,都急需趁手的工具。

其实,以法国人的心思,也不敢将两艘船都驶入港口。毕竟是第一次打交道,双方都不甚了解,万一,汉洲人将他们的人和船全都扣下,连一个回去报信的人都没有。

11月16日,清晨,在一艘汉洲人驾驶的小船引领下,“博纳”号缓缓地经过了狭窄的湾口,然后朝里面的港口码头驶去。

船长特奥·埃尔南德斯在进入昌宁堡城中时,如同昨日的三名使者一样,感到一丝由衷的幸运。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下的开普敦据点,他们曾到访过几次,不论是城市规模,还是里面的布局规划,都远远及不上这座汉洲人建设的城市。就更不要说,这座城市的干净整洁程度,会让欧洲许多城市感到自惭形秽。

毫不意外,这座城市里,同样没有允许当地的土著人入驻其中。这里有东方面孔的汉洲人,也有肤色较黑的印度人,甚至还有几名欧洲面孔的德意志人。看来,这个汉洲还是一个比较包容的国家,聚集了一些不同人种、不同肤色的国民。

当汉洲人的总督通过一个德意志人的传译,表示愿意开放这座昌宁堡,允许各国的商船、捕鲸船来此停靠和补给物资,同时,也欢迎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商人来这里进行贸易。

埃尔南德斯见汉洲人拿出了棉布、茶叶、瓷器等东方特色的商品时,感到非常意外,想不到他们竟然还能提供这些荷兰人和英格兰人所垄断的商品。那些棉布倒也罢了,但是瓷器向来是作为欧洲王室贵族极力追求的奢侈品。而茶叶,更是从英格兰王室,逐渐流传到欧洲大陆的各国王室贵族圈中,开始成为一种时尚而高雅的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