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端午(第6/18页)

顾婉娘不由得微感意外,但旋即道:“想必是殿下听说,父亲擅长画兰,所以才这般相赠。”

顾祄叹道:“是啊。秦王信手而为,挥洒如意,实在是绝顶人物啊。你倒猜一猜,他请我去吃樱桃浇酥酪,为的是什么事?”

顾婉娘想了一想,方才道:“秦王殿下既然相请父亲,想必是为朝中之事,难道是为了镇西军,或是裴大司马之故?”

顾祄不由得喟叹:“我起先也是这么揣测,结果,秦王说,听说礼部吵了这么多天,还未能决断崔氏女是否可以觐见陛下,不就是拘泥于没有先例吗?崔氏女的母亲贺氏,是朝廷敕封的武烈夫人。瑞景年间,朝廷曾为了旌表辅圣夫人,特意在大朝之日,令辅圣夫人的女儿上殿。”

顾婉娘神色震动,似乎难以置信,过了半晌,方才喃喃道:“原来如此。”顿了顿,顾婉娘方才道:“秦王对何校尉,也就是如今崔倚的女儿崔琳,确系有情。”

顾祄沉默片刻,道:“六娘,你是我最聪明的一个孩子,当初你从并州回来,在这书房里说的话,令人刮目相看,为父不能辜负你这般的灵慧。后来,你又出城替为父去联络秦王,立下大功,我心里一直在琢磨你的前途。”

顾婉娘闻言,只是轻轻地“嗯”了一声。

顾祄道:“为父一直觉得,你与秦王殿下颇有缘分,而且,自相识以来,他对你也有诸多照拂。婉娘,你想不想嫁给秦王殿下?”

这句话着实直白,但顾婉娘并未迟疑,立时便点头道:“女儿自然是想的。”

顾祄似乎是松了口气,又似乎是长长叹了口气,说道:“这条路,只怕艰险。”

顾婉娘道:“婉娘不畏艰险,父亲当初读书,何其辛苦,后来入仕为官,宦海风波,其中艰险,难言万一。如果父亲替女儿谋前程,女儿却畏惧艰险的话,那婉娘就不配做父亲的女儿了。”

顾祄不由点了点头,说道:“你的志向,为父素来明白。”他话风一转,说道:“只是,我刚才命人去查了卷宗,果然秦王几天前翻阅过那份卷宗。辅圣夫人女儿特蒙上殿之事,那都是六十多年前了,只有礼部积年的老吏才找得到这些卷宗。秦王为了崔氏女,借口查阅旁的事,亲自在礼部的库里待了好几日,才终于寻出了此旧卷。又因为怕落下嫌疑,请我过府,将此旧例讲给我听,由我出面,去对礼部言明此事,可见对那崔氏女,用心之真,用情之深,为了她的事,费尽思量,千方百计,想让她得偿所愿。”

顾婉娘细白的牙齿不由得咬住了嘴唇,她全神贯注地听着,顾祄每说一句话,她的脸色就不由得越发苍白上一分。

顾祄道:“婉娘,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所以为父不得不再问你一句,若你的对手是崔氏女,为父觉得,颇可一试,但如果你的对手不是崔氏女,而是秦王对崔氏女的一腔痴情,你可有几分胜算?”

顾婉娘沉吟片刻,终于盈盈一笑,说道:“试都不试,就自认失败,那就真不配做父亲的女儿了。何况,秦王殿下的心意如何,与秦王殿下的婚姻,是两回事,殿下的姻缘,得听凭陛下赐婚。女儿从来只听说,君主猜忌手握兵权的封疆大吏,却不曾听说,君主会忌惮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

顾相闻言,不由得笑着连连颔首。

话说桃子纠结了半晌,终究还是让谢长耳第二天一早,摘了一篮新鲜樱桃,送来给自己。谢长耳倒是仔细,那篮子本是细篾编成,极是精巧,樱桃又挑得颗颗浑圆饱满,上头又覆着一张翠绿的桐叶,衬得十分好看。

桃子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这次你办得不错。”

谢长耳没敢接话,一大早他拎着樱桃出府的时候,恰巧撞见了秦王殿下,当即他心虚地想把装着樱桃的小篮子藏到身后,李嶷素来眼尖,早就看到了,却好似什么都没看见,也没问他,转身就走了。

谢长耳大气都不敢喘,一路纠结,不知道要不要跟桃子说这件事,后来想想,还是不用说了吧,毕竟殿下也没问,更没说别的。

崔琳见了这篮樱桃,果然微微一怔,桃子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说道:“秦王特意派人送来的,可甜了,你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