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万寿(第7/21页)

还没容他思忖,旁边的老鲍见状,早上前一步,喝道:“秦王殿下在军中令出必行,怎么,你打算不遵殿下钧令?”

秦王一路都摆出了那面金光灿灿的纛旗,他不仅仅有权力调用天下州县的粮草,还有权力以殆误军机的名义,先斩后奏所有州县的官员。眼见这么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府尹吓得连忙解释:“不是不是,我只怕猛兽危险,伤了殿下贵体。”

“笑话,殿下在千军万马前也不曾后退半步,一只畜生而已,你这是质疑殿下胆小无能吗?”老鲍胡搅蛮缠起来,无人能及。府尹无奈,只得立时令人打开了虎笼,那只白虎见笼门打开,迟疑片刻,步出虎笼,踱行两步,张开血盆大口,长啸一声,直啸得林间草木簌簌,好似山摇地动一般,吓得府尹只想拔腿就跑,奈何那位尊贵无比的秦王殿下站在那里,真的半步都不退,好像出笼的不是什么猛虎,而是一只大猫。府尹两股战战,心道这位殿下不怕死,可是他还不想死啊,只是殿下在此,自己若是跑了,回头自己仍旧是个死罢了。只在心中千祈万求那白虎不要伤人,哪怕跑了祥瑞,自己要被治罪呢,但那畜生哪理会他所思所想,长啸之后,见四周站着好些人,顿时后足一蹬,腾空而起,径直扑向了离它最近的李嶷。

当白虎腾空扑起的时候,府尹心中闪念便是完了……他本能地身子一软,往后跌倒,还没等他跌在地上,只见眼前一花,似有一道白光,原来是秦王拔剑了,只见秦王轻描淡写地一挥,白虎哀嚎一声,从半空中摔落,鲜血喷涌满地狼藉,原来秦王这一刺,竟然从头到尾,正正将白虎肚皮划开,白虎内脏全都掉了出来,重重摔在地上,旋即断气。

这一切不过转瞬间的事,李嶷一刺之后便闪身让过白虎这一扑,所以衣袍上竟连虎血都没沾染上半分,只不过春日阳光下,他手中垂下雪亮的剑锋,兀自滴滴答答,往下滴落着老虎的血罢了。

府尹吓得瘫软在地,哭也哭不出来,李嶷见白虎死了,便吩咐左右:“剥下虎皮,送进京去,给父皇做一条白虎皮褥子,我看垫在紫宸殿御座上,大小正合适。”

府尹听了这话,愈发欲哭无泪,这位秦王殿下是把白虎这么稀罕的祥瑞给杀了,可是人家也说了,要给他父皇做条褥子,还说垫在紫宸殿御座上大小正合适,听听这话,自己哪怕承蒙齐王殿下关照,将来混得再好,顶格也就是入京做个三品的侍郎,都没资格进紫宸殿参与小朝会,这辈子只怕也没机会瞅见紫宸殿御座是什么样子,但秦王殿下就轻描淡写地说,大小正合适。

得,自己还掺和什么啊,老老实实按照秦王殿下的吩咐去办吧。

秦王在岳州杀了白虎,等到了襄州,又干了一件轰动的事。

襄州剌史董进,是先皇后董娘娘的亲侄子,也就是信王殿下的表弟,董家虽是襄州望族,奈何早就已经没落,近三代都没有什么有出息的子弟,幸得梁王如今已经登基为帝,董皇后虽然早就病逝,但董氏乃是信王嫡亲的外家,信王嫡长,乃是未来的东宫,因此董家上下弹冠相庆,信王虽然知道这个表弟没什么本事,但他极是听话,从小就会奉承自己,所以给表弟谋了襄州刺史这么一个要紧的官职。

董进感恩图报,知道信王正在为千秋节献什么寿礼发愁,因此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竟然花了天价,从凉州淘换到三百匹西域来的大宛马,这三百匹马高大神骏不说,董进又找到了之前先帝时御马闲的人,将这些马匹精心调教,要教成会随着奏乐舞蹈的舞马。

也因为淘换了这三百匹马,花了无数银钱,自是要额外添加赋税,还有各种名目的徭役,更有酷吏上下其手,从中盘剥,一会儿要交马匹的草料,强令割了田地里还没抽穗的青麦,一会儿又说要摊派喂养御马,硬抢走农人留作种子的豆子。一时阖州百姓苦不堪言,但是稍加反抗,就被扣上欺君大罪,上了枷锁,被鞭子抽着去割自己地里的青麦喂马,或是被迫拿钱赎买,赎买之钱又被层层盘剥,竟有流离失所卖儿鬻女者。

秦王本来是路过襄州,董进还十分恭敬地设下宴席,款待这位秦王殿下,结果还没开宴,秦王竟然带进来一群面黄肌瘦的流民,个个都是因为献马之事家破人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