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第2/3页)

赵不息可是认真参谋过王莽窜汉剧本的人!

当然,嬴政对此不是一无察觉,只是在赵不息“反正六国之黔首本来对秦也没什么认同感,与其让他们在六国余孽的带领下造反,还不如在大秦公主的带领下建设秦朝呢。”的说辞下,默认了赵不息在这几地做她的“贤人黑石子”。

与其让黔首觉得他们还是六国人,倒不如让他们觉得自己是黑石人,毕竟六国余孽是嬴政的敌人,而赵不息则是他的女儿。

或者说,在认为赵不息是大秦继承人的条件下,嬴政认为赵不息也等于秦,等日后秦朝二世,这些地方的黔首就会随着赵不息成为帝国的主人而从黑石人变成彻彻底底的秦人。

毕竟大一统王朝刚刚建立,第一位继承人应该有多大的权力呢?嬴政也拿不准。

总之历史上第一位大一统王朝的皇后吕雉是有很大的权力的,权力甚至大到了可以和帝王同掌天下的地步。

或许嬴政没有立后也没有立太子也有一部分这个原因。对于嬴政来说,让他把自己手中的权柄分出去简直比杀了他更难受。

不过赵不息手上的权力都是她自己建立的,无论是各处的民心还是她手中的各类资源,都是她自己建立的,而不是问嬴政伸手要的,所以嬴政倒是没有太介意赵不息如今操纵权力。

毕竟又不是从他手中分出去的,名义和实际上还依然是大秦的势力,那嬴政也没有意见。

逆女自己有办法自己弄粮食弄兵器,还是把这些东西用在为大秦开疆扩土上,嬴政还是颇为乐意见到的。

赵不息也正是拿捏准了这一点,才敢肆不忌惮的让韩信大肆招兵。

韩信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

至于赵不息让他做的事情是违反嬴政旨意什么的,韩信并不在意。

和韩信范增分开后,赵不息又往北走了十几日才到边关。

越往北,则越萧条。

咸阳的二月已经没有冰雪了,可北地的土地上还覆盖着一层白色的雪。

驰道的两侧,渐渐开始出现了被随意搁置的尸骨,腐烂了大半的尸体上站满了食腐肉的大鸟,那些大鸟倒是长的很肥,它们并不怕人,只是瞪着一双惨淡的眼睛紧盯着来往的人马,仿佛在打量食物。

有些尸体还能分得清相貌,有的尸体上已经没有血肉了,就只能凭借“它们”骨头的大小来分辨年纪性别。赵不息的眼神很好,她看见了距离自己只有七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具女孩的尸体,尸骨上已经没有肉了,头骨上从本该是眼睛的地方长出了一朵小花,另一个眼眶骨依然是一个黑黝黝的洞。

在手骨的位置,攥着一小块裙角,从裙角的样式中才勉强确定这是个女孩,裙子已经不见了,许是死后被她同行的人给带走了吧,毕竟这时候一件衣服还是十分珍贵的。

“千里白骨啊。”赵不息感慨了一声。

这边已经到了战火带,道路两侧的人多是自边关逃难来的,只是他们到底也没有走出这片地方。

朝廷会派人定期处理驰道上的尸首,却没有那么大的精力掩埋尸首,也只是把这些尸首往道路两侧一抛便罢了,顶多也就清理一下水源周遭的尸首防止疾病,再多就没有了。

甚至那些食用尸体的大鸟,也都是朝廷乐于见到的,省了他们处理尸首的功夫,还能减少瘟疫的发生。

“去花钱雇几个附近的黔首,让他们用火把这些尸体烧了吧。”赵不息招呼来一个小兵吩咐他,小卒领了命令就驾马离去了。

虽是火焚,可到底也是免于暴尸荒野。

再往前,人才逐渐多了起来。

在九原关的附近还是有不少小村子定居的,毕竟在这个落叶归根为重的时代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勇气抛弃所有离开的,只要能活得下去,这些黔首就不会背井离乡。

还有许多人是被嬴政从内地迁移到边关的,成万户的被强行迁移过来。

若是有其他办法,谁愿意呆在这一片朝不保夕的地方呢?可也没有什么办法,有人才有国,国境线周围要是不住人,这一片就会逐渐荒芜,然后变成匈奴跑马的草场。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秦就是用这种方法蚕食掉六国的,自然不会让匈奴有蚕食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