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历史,就是要修饰嘛(第2/3页)
有些自己的小心思,还能实现自己的小心思,有这样的子女身为父亲的嬴政不喜欢,但是这样的帝国继承人身为始皇帝的嬴政喜欢。
嬴政扬了扬嘴角,若是他没认回来赵不息,这逆女说不准真的能熬死他,然后成功造反。盐、铁、人才,还有那神仙手段一般的火药,嬴政扪心自问,他在的时候自然有信心压制住这样的人,可若是他当真不在了,他那些子女和满朝文武谁能压制住这样的小反贼呢?
若是有这样一个反贼在身边,嬴政恐怕是吃饭睡觉都不安稳,可若是这样厉害的小反贼是自己的继承人,那嬴政只觉得高枕无忧。
不过如今还不能先告诉这逆女,嬴政心想,自己如今才四十有六,年纪还不算大,身强力壮,这逆女也才十四岁,等到他六十岁,逆女也二十有八再告诉她也不迟。
若是让这逆女知道自己心属她为继承人,只怕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
嬴政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如今嘴角高高扬起的模样,简直和后世某些高考状元的父母表情一模一样……
唯有缩在角落中丝毫没有存在感的小史官看到了嬴政脸上的笑,想了想,埋头奋笔疾书。
【……公主不息离去,帝望之背笑。】
想了想,史官觉得文学色彩似乎不太浓郁,毕竟唯有具有文学价值的史书才是好史书嘛。
于是他又添上了一笔。
【观帝女行,有惧意;观帝王色,有挪揄意。】
添油加醋完之后,史官才默默点了点头。嗯,这样读起来就有情感色彩了,不错不错。
赵不息急匆匆走出咸阳殿,殿外还跟着她如今的随身小史官司马昌,咸阳殿内是不允许除了记录帝王言行的史官之外的其他史官存在的,赵不息只能让司马昌先在外面等她。
“昌,你看看你,这副没精气神的样子!”赵不息看到司马昌的时候,司马昌正蔫蔫地站在太阳底下晒太阳,一副没有精气神的模样。
司马昌忧郁地叹了口气。
虽说他祖上也是史官,也到他祖父那一辈就已经转职成武将了,虽说他比较没用,没有混上将领位置,就只是靠着祖辈荫蔽谋了个少府小吏的职位,可也不代表他没有武将的资质就能有史官的资质啊。
若只是记话也就罢了,可十五公主非要要求他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那样的史书。
孔子写的《春秋》也就是这个评价了吧。
这不是纯纯为难他吗?若不是赵不息给他的工资实在太高了,他早就想辞官了。
赵不息恨铁不成钢道:“你要焕发出你这个精气神来啊!你这么不上进,对得起你孙子的孙子吗?”
并不知道自己后人之中会出一个写出《史记》的司马迁的司马昌:“……”
他凭什么要对得起他孙子的孙子啊!
可没办法,拿了赵不息给他发的月俸就算被说几句也是应该的。
司马昌耷拉着眼皮,有气无力:“是,臣一定焕发出精气神来。”
“嗯,你先记一下今日发生的事情。帝女不息献破匈奴之策于始皇帝,始皇帝笑而拍其肩,曰‘秦之麒麟也’。”赵不息掐头去尾,只留下了最开始的半截。
司马昌翻开自己的本子,掏出炭笔来记上。
赵不息不太满意:“你不能只按照我说的写啊,你得多加一点文学修饰,再加一点戏剧性转折,要体现我聪明智慧的性格,心怀天下的心胸知道吗?”
明明是一家人,怎么人家司马迁写的《史记》就充满了故事性和文学性呢。要是按照司马昌这么写,以后她怎么上课本让高中生全文背诵默写啊。
正好这时候赵不息余光看到了正从咸阳殿内出来的嬴政的史官,于是指着他说:“你看看人家,人家这个精气神,这个铁骨铮铮的史官模样,你好好跟人家学一学。”
因为刚刚编排完帝王父女而满脸得意的史官看到了赵不息指着他,下意识抱住了自己的记录本。
“你多跟着人家学一学。”赵不息拍了拍司马昌的肩膀,“你得对得起我给你开的三倍月俸啊。”
而后赵不息就匆匆忙忙走了,留下司马昌和嬴政的史官二人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司马昌开口弱弱问了一句:“仁兄,我亦史官,可否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