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狂飙突进(第24/24页)
左权这个知识分子是留过洋的,黄埔军校毕业之后上过苏联的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彭雪枫完全是在国内成长的,他没有出去留学过,国内上私塾上中学,上北平的汇文中学等。
彭雪枫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他进入军事领域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进步非常快。在1930年2月之前,彭雪枫同志的主要经历是搞学运,搞过一段时间的工人运动,但是没有进入军事领域。
一直到1930年2月,他当时作为地下党员调到上海的中央军委工作,开始进入了军事工作领域。到了6月中旬,中央直接把彭雪枫同志派到了后来的红三军团,当时还叫红五军,也就是彭德怀的部队,从事军事工作,然后在红三军团内有一系列任职。在长征之前和长征开始的时候,彭雪枫已经是红三军团第五师的师长了。
这种成长速度是飞快的,然而还不止。
当时红三军团还有一个叫法。红一军团被称做是“林聂军团”,就是林彪、聂荣臻率领的部队;红三军团则被称为“彭杨军团”,就是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部队。这样的称呼,在个别时候,特别是红三军团在后期又被称为“彭彭”,就是大彭小彭,大彭是彭德怀,小彭是彭雪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彭雪枫同志在三军团中的地位和他在三军团中的作用。
这么一位青年知识分子进入军事领域时间并不很长,但是进步很快,学习很快,成长也很快,迅速成长为我军一名著名的军事指挥员。在红军长征的时候,尤其在遵义战役,当时红五师缩编为红十三团了,彭雪枫作为红十三团的团长,在强攻遵义、夺取娄山关的几次战斗中,红十三团都是作为主力,特别是攻占娄山关的制高点点金山,对控制整个遵义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二渡赤水的遵义战役一个非同寻常的地位就是,它是长征以来所打的最大的一个胜仗,歼灭了中央军吴奇伟纵队的一个师。在这次战役中,一、三军团的配合作战几乎达到了完美的地步。其中三军团的强攻、一军团的猛追都是歼灭吴奇伟这个师的关键,而三军团的强攻很大一部分体现为红十三团团长彭雪枫所带领的部队的强攻。
彭雪枫虽然是个书生,除了进步很快,打仗勇猛,还有一个更值得人尊重的特点,就是敢于坚持原则。
他曾和毛泽东发生过一次争执,双方互相拍了桌子,毛泽东同志不但没有记恨,还屡屡对彭雪枫委以重任,这在党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彭雪枫同志向毛泽东同志提了一个意见,他说,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针对你的,我给你提一提,底下部队有反映问题。毛泽东同志就问是什么问题。彭雪枫就相当直率地说,是一个关于照相的问题,大家都有一些意见,为什么你和一军团的合影了,没有和三军团合影?
这个事情我们后来看,也不是毛泽东有意为之。毛泽东在和一军团合影的时候,可能在一些个别场合,相对于与三军团的合影有所忽略。毛泽东不是有意为之,当然也从没觉得这会有什么事,但听彭雪枫这么一讲,立即感觉这种苗头不对,把桌子猛地一拍,很生气地讲:“这是山头主义,完全的山头主义。”
一说山头主义,彭雪枫有点儿火,也站起来了,把桌子拍了一下:“你说得不对,有山头,但是没有主义。”当时正在气头上的毛泽东同志说:“那好,我听听你有关‘有山头,没有主义’的高论。”彭雪枫就讲:“我们红军内部都有山头,来自不同的山头,对敌人来说,我们共产党是有主义的,但是我们对自己人没有主义。”
这是一位非常直率的同志,毛泽东同志最后也都接受了彭雪枫的意见。毛泽东同志冷静下来后说:“你讲得有道理,也可能你是对的,但有些问题需要我再考虑。”
由此,我们看这位知识分子出身的红军著名将领,他的勇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