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近乡情怯(第5/6页)

他捏着袖口,敛下心头的情绪,克制的喊道,“母亲。”

阮氏看着他,不动声色的打量着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是什么年纪,在外头是什么模样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在父母的眼中只能看到他是不是瘦了,是不是累了。

就连阮氏也不例外,“瘦了好些,可还是不习惯凉州的饮食?”

阮氏问的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裴铮心道很多事情总会慢慢的习惯,但有些话他一句都没有说,只是安安静静的听着阮氏说话。

母子俩之间怎么瞧着都有一些生疏。

谁都不知道这话要怎么继续下去,但谁都没有想要停下,最终还是阮氏开了口,让他好好的休息。

裴铮看着阮氏,心中有无数的话想要说,他尚未开口,就看到了阮氏的模样,生生的克制住,回到自己的院子里,里头的陈列并没有任何的改变。

张嬷嬷陪同着一块儿过来,忍不住的告诉裴铮,这些都是夫人吩咐的,“自您离开京城之后,院子都是夫人亲自吩咐人打扫的。”

“也是夫人吩咐要维持原样,不许旁人乱动。”

裴铮沉默下来,显然是没有料到这些。

张嬷嬷微微地叹了一口气,不想他们母子之间有这样的隔阂,告诉裴铮,哪里都不例外。

“就连柳姨娘住过的院子,也是原封不动的。”

裴铮听到这话的时候,诧异的抬起了头,朝朝曾经住过的院子里,其实并没有什么东西,关于柳姨娘的一切,都被她留在了京城。

她带走的,只有属于柳朝朝的东西。

只是那里有许许多多的回忆,是裴铮所珍惜的,他看了张嬷嬷一眼,欲言又止。

仿佛是没有想到。

张嬷嬷见状便笑了起来,“世子若是不信,大可以去瞧一瞧。”

裴铮并未有要去瞧一瞧的举动,张嬷嬷这么说自然是因为确有其事,“母亲这些年,可还好?”

“世子若是想知晓,为何不亲自问呢?”张嬷嬷温和的看着裴铮,她只希望夫人和世子母子俩可以好好的,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心愿。

裴铮回到川舒苑,明明是很熟悉的地方,但裴铮还是觉得有些茫然,裴铮回京的消息自然是瞒不过众人的。

不出一个时辰,大多数人都已经知晓。

裴铮虽然不在京城,可关于他的丰功伟绩,这些年朝臣们可没有少听,时常被陛下用来训斥他们,此番冷不丁要能见着活生生的人,一时之间新官老臣的心情都有些微妙,大家伙儿都知道裴铮和荀烈的关系好。

于是拐弯抹角的问到荀烈的头上来。

天可怜见的,荀烈竟然还是最后一个知道裴铮回来的人。

他心中迷茫的要死,却又不能被人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只能笑着打哈哈,心里一惊把裴铮骂个半死,结果人还没到家呢,半路就被福全给拦着去了酒楼。

荀烈知道,这一定是裴铮授意的,心中的气总算是消了一些,可面上还要保持着气恼的模样,一路气鼓鼓的来到了酒楼,一进厢房就开始抱怨,“裴铮,你这么就太不够意思了。”

结果荀烈瞧见了什么?

他瞧见了把朝堂搅得宛如一滩浑水的裴铮,居然坐着喝茶?

竟然还不是酒?

“你来了?”裴铮冲着荀烈浅笑,那笑容看的荀烈心里毛毛的,有些疑惑的走到裴铮的身边,若非不合适,他都想伸出手去探一探他的额头。

这冲动被扼制,荀烈只能出声问他,“你没事吧?”

“我能有什么事?”

“你没事怎么在这里喝茶?不是应该喝酒吗?”荀烈想起裴铮寄给自己的书信,是请他搜罗美酒的时候,给自己也带一些。

荀烈还以为裴铮是要喝酒。

裴铮本想问荀烈为何要喝酒,随后想到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书信让荀烈误会,他轻轻的笑了笑,“那些是给朝朝的。”

荀烈听到这里,脸色红了又白,白了又红的,他看着裴铮是当真想骂人。

“那你这一次回来京城是做什么?别告诉我是来京城寻酒送人的。”荀烈不太高兴的说了一句气话。

谁知道裴铮竟然还真的点了点头,“你久居京城,一定对此很了解。”

荀烈当真是想要骂人。

但玩笑的话说归说,荀烈也不至于因为这些事情就误会裴铮,二人说了一些话,荀烈才知裴铮当真是奉诏入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