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3/6页)

初迎也在食堂吃饭,做饭大妈是职工介绍来的住的近的亲戚,做饭手艺还不错。

“比国营厂菜色少,大家凑合着吃,有啥问题我们后续改进。”初迎热情地招呼大家。

“以前在国营厂里吃饭要给钱给粮票,这里不要钱,不要钱的午饭哪有啥好挑的,更何况味道还不错。”有人喊了一声。

大家围在两张大圆桌边吃饭,餐厅里一片附和声。

高大川问:“是在市场买的粮食?要多花好几毛。”

初迎说:“供应粮的大米白面都是两三毛钱一斤,市场粮是六毛多一斤,我们买的就是市场粮,多花点钱没事儿,只要大家不用往家跑都吃饱饭就行。”

现在还要用粮票,粮食按粮本供应,双轨制的市场粮要贵得多。

不过初迎觉得值,这一顿免费午饭明显提升了修理工的幸福感,午饭时间节省了时间跟精力,吃完饭有人还要在职工休息室眯一会儿,到下午上班时间精气神十足,修车都比平时快。

员工都是知好歹的人,感谢老板高价买粮给他们提供午饭。

他们要一直建新厂的话,熟手修理工就非常重要,不仅要都培养得能独当一面,还得笼络好让他们对工厂有归属感。

——

周日,周信来厂里,还给初迎推荐来两个退伍兵,他做了一番介绍说:“都是去年退伍的汽车兵,孟赛男当了五年兵,罗佳妮当了四年兵,都在川藏线上跑过。”

两人都二十二三岁,还没结婚,当过兵的姑娘精气神儿就不一样,看着干脆利落。

夏菠萝最高兴:“太好了,咱们这儿终于有了女职工,能跟我做个伴儿。”

初迎让她带着俩人去参观车间。

她对周信说:“大姐夫,以后要是还有女汽车兵还给我推荐吧,我那儿需要女同志,当然男的也要。”

初迎很愿意接收退伍兵,他们有技术、自律,周信推荐过来的人的人品都很好。

从国营厂接手过来的修理工都不爱干接待跟走流程的活儿,他们宁可干体力活修车,也许女同志更适合这些工作。

周信说:“想不到你一连开好几家修理厂,生意还都挺好。”

“要不我这儿缺人呢。”初迎说。

周信说:“等秋天老兵退伍,我寻摸合适的给你推荐。”

铁饭碗的观念逐渐被现实打碎,现在招人比八十年代容易得多。

夏菠萝被初迎往职业女性的方向培养,现在对厂里的所有流程烂熟于心,她带着两名退伍女兵熟悉接待跟流程工作,等她们熟悉之后就安排到别的厂,一个厂需要两三名接待员。

这天维修站里还来了个特别的人,傅泽的嫂子,这个女人三十三四岁,头发挽起,穿高跟鞋,说是来看夏菠萝,还说来了好几次都没看到初迎。

“夏菠萝在你这儿干得咋样?”对方问。

初迎说挺好的,像是招待一般顾客一样请坐,端来茶水。

嫂子跟傅泽一样话挺多,不过说话的内容不一样,嫂子跟查户口一样问人家里几口人,对象干啥的,夫妻感情怎么样?

初迎淡淡应了几句。

“你们说傅泽是不是有钱长得又精神,现在社会风气败坏,挺多女的仗着年轻长得好看,就想傍大款,跟蛾子似的往傅泽身上扑,我就看不惯这种女的,有一个我弄走一个,我看你就挺顺眼,自己当老板,不依靠男的,这厂经营得还挺不错。”

初迎:“……”

看在最后一句话的份上,她不说话。

等她走后,夏菠萝说:“初迎姐你别多想,嫂子就是这样的,每个跟傅总有过接触的女人她都要上门盘问,每次都弄得很不愉快。”

初迎问:“嫂子咋看上你的?”

夏菠萝想了想说:“嫂子怎么也算是我的恩人,要不是她,我现在应该在老家被父母逼着嫁给傻子了,我们是一个地方来的,她觉得我老实,不过我对傅总没那意思,我不想找对象生孩子,我怕我孩子跟我一样受罪。”

初迎说:“你的想法还挺不一般。”

夏菠萝说:“我们四个姐妹都是受罪来的,经历过才知道有多苦。”

“那你就好好工作吧。”初迎说。

等傅泽从海南回京来修车厂,问完在海南干得咋样并适当剧透,初迎说嫂子来过的事儿,还说:“看来嫂子对女人有很大敌意,这样你很难找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