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3/7页)

自从知道张家也沿着围墙扦插了月季,各家都心动起来,加上薛兰芝不停宣传种花的好处,不少人家都心动,这不,吃了午饭简单休息一会,大家就都集中在了谢家。

鲜花饼大家都等着吃。

但也知道做鲜花饼需要白面,各家都带了一些来,足够她们吃的。

从大家提着白面上门,宋静姝就知道怎么回事,也没客气,都收了下来,同时也庆幸,幸好早有准备,一早就醒着挺大的一个面团,估计再过半小时就能制作鲜花饼了。

制作鲜花饼的面团很有讲究,不仅醒的时间有要求,中途还要抹油,不然不酥脆。

孩子们玩闹得开开心心,大人们对谢家满园的花香与风景也羡慕不已。

纷纷说过几天她们家也弄花墙,到时候来谢家分点花枝去扦插。

“各位婶子都不用客气,我家月季发得多,越剪枝长得就越好,越多,你们分些去,下个月我家的开得更多更漂亮,完全没影响。”

宋静姝给大家倒茶水。

“以前还担心种花会耽搁地,可看了沈清妹子家,才知道什么叫做合理安排,物尽其用,是我们耽误了地啊。”

张老太太跟沈氏从谢家的后院转过来,她刚刚跟沈氏逛了一圈谢家的后院,对谢家的菜园子也满意无比。

她家前后院都种了菜,不仅自家吃,几个女儿家也分些去,根本就吃不完,夏天菜成熟得快,每天都能让警卫员送一大篮蔬菜去食堂。

“我们几家后院都种了菜,一年四季都足够家里吃,确实还是应该种点花赏心悦目,花香还能中和种菜的气息。”

能住进小楼的老人不一定都是高知识份子,有些就是农村的老太太,话有时候说得也粗糙。

但张老太太她们都听习惯了,也没谁计较。

宋静姝笑着接了一句,“我觉得后勤部弄的有机肥就不错,发酵过,气味不浓,营养又非常好,不管是种花还是种菜都好。”

她其实是接受不了后院施农家肥的。

虽然是好东西,但气味绝对会很大,大夏天的,家里的窗户都开着通风透气,真要施了农家肥,屋里屋外不仅是灾难,还招蚊虫。

宋静姝觉得现在就很好,底肥施得好,中途再偶尔补点肥就行。

“静姝说得对,后勤部收集的肥好用,今后各家尽量用这样的肥料。”

张家老太太是最支持用后勤部肥料的。

以前有邻居家后院施了农家肥,那气味,别说了,虽然大家都艰苦过来的,也不嫌弃,但真要是天天吃饭、睡觉都是那气味,还真是难以接受。

“张家嫂子说得对,以后我们大家都用后勤部送的肥料,以后我们这一片区域不仅鸟语花香,肯定还是大院最美的风景。”

有了张家老太太主持,大家都愿意听。

说笑间,大家不知不觉就喝完了一壶茶水,到了这个时候,太阳开始西移,宋静姝招呼小周搬了张桌子出来跟石桌并在一起,准备制作鲜花饼。

来了这么多人,都是家里会做饭的,制作鲜花饼简单,面醒好,馅准备好,做成饼坯是最简单的。

“各位婶子,我做个示范给大家看。”宋静姝没打算垄断制作鲜花饼的技术,这技术在后世网络上是公开的,专利权并不在她手上,没必要藏着掖着。

何况以后家家户户都要搞花墙,家家一年四季都有鲜花,总不能每次都提上面粉来她家让她做鲜花饼。

那才是成了工具人。

宋静姝才不做这么吃亏的事,揪下一个小面团,直接就一边讲解一边制作起鲜花饼。

北方人,只要会做包子、饺子,看一看就能制作出鲜花饼。

薛兰芝学得尤其认真。

就连朵朵这些孩子也都集中了过来,不过孩子们都没有动手,而是静静看着,白面与加了白糖的鲜花酱精贵,孩子们不敢轻易上手。

咬着手指,小孩们一个个嘴里疯狂分泌着口水。

顺着风,大家已经闻到了鲜花酱的香美味道,非常好闻,也非常诱惑人。

“快去洗手,小心肚子里长虫。”大人们看到孩子们馋得咬手指,赶紧叮嘱他们去洗手。

小周根本就没抢到制作鲜花饼的活干,干脆领着依依不舍的孩子们去水台洗手。

所有的小手都用皂角搓洗干净,然后用毛巾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