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到达(第2/5页)
已经冬天,他们也没什么吃的,剁白菜包了素包子,摆了一盘咸肉,三种咸菜。
李县令:“关外不比关内,到了冬天更是没什么好吃的,家常便饭,三位莫要见怪。”
颜君齐:“李大人客气了,我们也是农家出身,知冬日存储食物之艰辛。不知城中百姓可有充足的粮食过冬?”
李县令闻言对颜君齐印象又好了几分,叹气道:“只靠粮食是不够的,百姓们多靠储存的野菜果腹,入冬前,也找了些无毒的树和草根,将树皮、草根磨粉掺入面中来食用。”
啃包子啃得香甜的卢舟闻言动作猛地一顿。
李县令见他瞪着大大的眼睛满眼都是震惊,忍不住又给他夹了一个大包子。
“关外最重要的,无非只有两件事,一是稳定,二是让百姓们吃上饭。”
“颜大人出身隆兴郡,隆兴虽偏远,但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百姓即便不富足,吃饱不成问题,这位小公子年岁尚小,大概还没见过饥荒。关外不同,这里气候冷,能长庄稼的地方少,果腹不易,无论吃什么,只要能填饱肚子,草也罢,树也罢,都要吃的。”
“西峰县情况好些,他们东靠天湖山,能砍柴,好打猎,三季能找野果野菜。你我二县,就要多想办法了。颜大人到任后,切记每年督促百姓存粮要当头等大事。”
颜君齐点头,“多谢李大人指点。”
李县令笑笑:“我看我不提,你们也是懂的,只是年纪大了,忍不住唠叨,颜大人莫怪。”就他们带那一车一车的东西,可比他上任时候懂多了。
颜君齐:“哪里。”
李县令继续道:“从小处说,最紧要的便是安全。我这儿蛮人数量少,背靠卧虎关,县城安危尚不成问题,北庭县不同,那边多是蛮人,你们到了之后,头一件事便是招人手,找差役。”
他看看颜君齐、卢栩和卢舟的穿着,想想满满当当的驿站,补充道:“尤其是你们还带了那么些东西。”
卢栩、颜君齐:“……”
这位大人的眼神,总让人觉得他们治下的百姓很可能会抢劫县令呢?
李县令掏心掏肺和他们谈了半夜,卢栩越听人越麻,西北四县,总结就是——
吃饭难度,从易到难,西峰县,北关县,镇安县、镇北县。
安全程度,从高到低,北关县,西峰县,镇安县、镇北县。
蛮族比例,从低到高,北关县,西峰县,镇安县、镇北县。
人口密度,从高到低,北关县,西峰县,镇安县、镇北县。
面积,从小到大,北关县,镇安县,西峰县,镇北县。
……
往乐观了想,颜君齐不是去除了面积啥都倒数第一的镇北县当县令。
往悲观了想,他的确也得管镇北县。
客观讨论,就是镇北、镇安俩倒霉蛋合并成一个地盘大大的新倒霉蛋北庭县,归颜君齐了。
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合并了,不知要继续蝉联倒数,还是能碰撞出奇迹。
来之前卢栩想着,朝廷不收他们税,什么都能自己说了算,只要不把属地的蛮人给搞造反,随便他们怎么浪,还挺自由自在的。
如今一看,这不就是自生自灭吗?
他们连忙追问更细节的情况。
听北关县令介绍,原本四县的军户数量是差不多的,而且朝廷还在镇安、镇北交界处设了军马营,专门给三军养马。
但计划不如变化,大岐军户在镇北、镇安县根本就生活不下去。
他们种不出粮食,又不会放牧,更不敢往有蛮人的地方去,为了生存只好不停南迁,如今迁啊迁,都跑他们北关县和西峰县来了。
镇安、镇北两县县令想管也没法管,蛮人太多,冲突不断,吃饭都成问题,还能怎么办?总不能看着他们饿死。
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迁吧,能自谋出路就走吧,大不了他们被免职,被革职查办。
卢栩:“也就是说,其实原本的镇北县现在已经没多少军户了?”
北关县令:“是呀。颜大人上任便知,如今镇北县形同虚设,仅剩毗邻镇安县的一个小镇,等赵县令调走,那里也会空了吧。”
不管朝中怎么想,反正他们自己听说要将镇北、镇安合二为一,都认为那是因为镇北县已经没什么军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