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校服”(第3/3页)
这些热闹与成衣铺无关,真正给元蔓娘带来生意的,还是她们新挂出来的绣品、绣片。
刚开始人乌泱泱来,乌泱泱走,这看看那看看却什么都不买,元蔓娘和颜母还有点着急上火,焦躁不安,是不是别人瞧不上,是不是她们手艺不够好。
两人还商量着又到别人店里看了看,逛了一圈,她们渐渐也想开了,不是她们不好,是做衣服又不像吃饭,哪能天天买呢?
管他有没有客人呢,爱看就看吧,人多不买也比没人上门好。
果然,没多久就有人注意到了她们的绣片,这位还是同行——是专门给观阳几户人家登门做衣服的裁缝。
裁缝问:“你们这绣片好像和西街绣坊那家一样?”
颜母:“是,原先我们往那边卖,现在自己开店,就自己卖啦。”
裁缝又问:“你们绣的?”
元蔓娘:“是呀。”
裁缝点头问起价格,随后就翻看起花样来,没一会儿,对方像进货似的收走大小不一五十多片。
元蔓娘晕乎乎地收钱,裁缝又问:“能不能定做?”
元蔓娘连忙道:“能能能,您要什么图,要多大?”
裁缝:“要个两尺半的大松树,做寿袍用,图样明儿个我给你们拿来,你们按着你们这样的绣法绣,要是能做,我先付你们些定金。”
颜母和元蔓娘欢欢喜喜把这位财大气粗的客人送走。
唯一的遗憾,就是元蔓娘的水果还是没能推销出去。
观阳人还是不爱把水果绣到衣服上去。
晚上吃饭卢栩听说了,吐槽道:“他们缺乏创新和时尚的勇气!”
一桌子人眨眼,时尚?啥是时尚?
卢栩已经把话题进行到下一项:“放心吧,我来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