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概是真的不在了吧(第3/4页)
张不疑低着头,“陛下,臣也几次写信,却都渺无音训,臣的胞弟说,阿父自从进山修道之后,就再也没有下落,如今生死不明,也不知该如何……”
“他跟着几个方士,也不知去了哪里……那山又大,朕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哦?陛下想出了什么办法?”
“烧山啊!”
“他既然躲在山里不愿意出来,那朕就三面放火,逼他出来,或者在前后放火,逼他出来!”
张不疑险些跳了起来,“陛下,不可啊!当初晋文公就是如此烧山,想要逼出介子推,结果逼死了介子推……”
“啊?如此高深的计策,居然早就有人想出来了?”
刘长惊讶的看着张不疑,随即夸赞道:“不愧是晋文公啊,居然能与朕一般想法……”
“你放心吧,朕是不会这么做的,朕给吕禄这么说的时候,吕禄吓坏了,朝着朕叩拜,差点跪死在朕的面前,劝谏朕一定不要这么做……不过,他没有提晋文公。”
张不疑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如此最好。”
“朕就想,通过你来将他引出来。”
“陛下的意思是?”
“你就假装病重,然后给你的弟弟写信,说自己时日无多,我想,留侯便是断了世俗之心,得知你病重,就算不愿意前来,怎么也得写信来询问吧?到时候,朕就可以写信问策了!”
张不疑迟疑着问道:“可是,阿父真的会写信吗?他若是看穿了呢?”
“朕也不知道啊……”
刘长心里是真的没底,哪怕是面对陈平,他都不至于如此,留侯给他的感觉,跟任何人都是不同的,仿佛只要他还在,世界上的所有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他有着极为强大的自信,同时也能感染他身边的人,给人一种他无所不能的感觉,这种感觉,刘长只在留侯身上体会过。
听闻当初开国的时候,谈论功劳,给与食邑,曹参和萧何近万户,其余都是数千户,到了张良,高皇帝拉着他的手,让他在富裕的齐国自己选择三万户的食邑。
留侯以自己无功而拒绝了,最后被封在留地,一万户。
若是留侯那时答应了,那如今的天下第一彻侯,就不会是萧延,而是身边这位张不疑,当然,他若是受了,也有可能被太后送上路,三万户的彻侯还是有些太吓人了。
“既然如此,那臣明日就重病不起,且等阿父回信!”
“好!!”
为了逼真一些,张不疑痛饮了一番,喝到不省人事,这才被送回了自己的府邸,次日,就有消息传出,张左相病重,不能起身,无法朝议。
群臣听闻,自然是乐坏了。
见到了,都要提一提这件事。
“听说了吗?张左相病重!”
“啊?这可如何是好啊!”
大臣强行做出担忧的模样,可那抹笑容是如何都瞒不住的。
张不疑在群臣里的名声,不能说是德高望重,也能说是声名狼藉了,主要就是他总是站在皇帝那头,无论皇帝说什么,他都站在皇帝那头,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连江山都不顾,简直丧心病狂!!这样的人当了大汉的丞相,这是大臣们的耻辱啊。
皇帝也几次前往拜见张不疑,忧心忡忡的样子。
书信也是不断的朝着留地飞去。
……
留县。
张辟彊看着手里的书信,无奈的长叹了一声,神色极为担忧。
“阿父跟那几个方士离开之后,再无音讯,如今兄长又病重,何其苦也!”
张良在自己的食邑还是有些产业的,全部都由张辟彊来打理,张良很早就有云游四方的意思,在历史上,是吕后训斥了他,说人不可不食五谷,让他时不时下山与人联络,而此刻,太后早已不再处置政务,留侯也就能实现自己在历史上的遗憾,在晚年,跟着几个同道之人,去了深山,说是要云游四方,得道成仙。
这么一走,就再也不曾跟家里人联络过了。
张辟彊也不知他的死活,几次派人也没有找到阿父,心里愈发的沉重,阿父本就年迈,虽然不愿意这么想,可或许阿父是真的不在了,他只能派人去四处传递兄长病重的消息,希望阿父能知道,能回来再见自己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