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岂有此理?!(第3/4页)
对于他们的这些行为,郅都心里也明白,不能每次都让自己来拟定题目,于是乎,他就下令,允许这些文人们自由投稿,写什么都可以,若是写的好,就可以发布,至于政策什么的,等到举办下一期邸报的时候再说,这些文章,可以作为附加的,在下一次的邸抱里占格子。
这让通文府顿时火热,不只是那些有名的文士,就是一些大臣勋贵,也有些手痒,写了文章令人送过来,同时,天下各地的文士们都朝着长安的方向蜂拥而来。
在作者本身的影响之外,作品的影响也缓缓酝酿,很多人都从邸报里了解了跟他们所想的不同的庙堂政策,大汉这些年里的战功,诸多政策,都让他们恍然大悟,在原先,庙堂要做的这些事情,除却官吏们之外,很少有人能知道。
如今,他们总算是知道庙堂准备做什么了,天下都沉浸在这种新鲜感之中,因为吕后废除了腹议罪,故而他们也敢拿着邸报来谈论国家大事,一时间,长安各地都是在谈论大汉这些年里的成就与各项政策。
而对这样的局面,并非是所有人都很赞同的。
不少大臣就上奏,希望陛下能恢复腹议罪,他们认为,天下人如此放肆的谈论庙堂大事,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容易出事。
刘长都没有想到,这些人里反对最激烈的,居然是刘敬。
“他们议论又如何?难道还怕他们知道吗?只要庙堂的政策是正确的,又有什么人会来反对呢?”
刘敬严肃的说道:“陛下,庙堂的政策,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有些政策对有的人有利,却对一些人很不利,尤其是您上位之后所办法的政令,几乎都是对这些看得起邸报的人不利的政策,真正的受益者,是看不起邸报的,今日他们聚集在一起谈论这些事,迟早会成为庙堂施行诸多政策的阻力!”
“就是那些受益者,也未必能承情,他们不会理解庙堂想要做什么,他们只会听从比自己地位更高的人,盲目的听从,陛下这样的行为,看不出有什么好处,却只有诸多的坏处。”
“好处就是设立一个庙堂的口舌,让天下人知道庙堂要做什么,让他们不去胡思乱想!”
“可他们不必知道的……现在陛下是给了他们一个乱想的机会,放在以前,他们或许还不敢乱想。”
“难道朕不设立邸报,他们就不会胡思乱想吗?那些人就不会盲目听从吗?朕这是要制天下之舆论!”
刘敬这个人还是比较刚的,不然,他也不会在高皇帝即将出征的时候说“你这次去一定会战败”之类的话。
看到刘长坚持自己的想法,刘敬很是强硬的表示,“亡国之隐患,从陛下始!”
于是乎,刘长高呼了一声“老狗”,飞了出去,扑倒刘敬,抡起了拳头。
朝议大乱,好在有不少猛将在这里,柴武,陈贺,郭蒙,张武,宋昌,卢卿等稍微年轻的武官们齐上阵,想要拦下天子,就是担心刘敬被天子给打死了,周昌急切的看着这些大臣们,又忍不住对一旁的年轻将领们骂道:“你们怎么不去呢?”
周胜之,卢他之,周亚夫,樊伉等人这才醒悟,急忙上前,按着那些老臣就准备开打。
“让你们拦着陛下!你们拦柴武他们做什么?!”
在这个时候,群臣们就不由得感慨,舞阳武侯还是死的太早了啊,若是他还在,起码还能抱住陛下啊。
刘敬当时就被廷尉给押下去了,刘长准备让这厮也冷静一下。
庙堂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群臣却相当的平静,反正这种事,当年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刘邦时期,这都是常态,朝臣时不时就要干上一架,沛县的那几个狗贼总是帮着刘邦来殴打群臣,这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朝议结束,刘长却留下了自己的群贤,其余众人离开。
“其实啊,刘敬那厮说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朕想过了,可以让各地的里,乡,县的官吏们为百姓们讲解邸报的内容,各地的三老都别闲着了,让他们去做事吧,这邸报不能只是给那些有钱人去看……”
周胜之有些困惑,“大……陛下,您既然觉得刘敬说的有道理,为什么还要打他呢?”
“朕这是在保护他呢!他还得感谢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