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3/5页)

说简单点叫心志不坚。

说难听一点,就是产生了心魔。

心魔一物,与修道者同根同源,是一道跨不过去的坎。

他们一直在归云仙府之上苦修,很少会涉猎凡尘。

没有爱恨欲望,没有贪嗔痴念。

自然也就没有这么多产生心魔的机会。

可大师兄不一样。

大师兄修的是无情之道,要证无情之道就必须下凡尘,沾俗世。

从凡尘之中再入道,万物皆抛,方可成无情大道。

所以谢春山比他们接触了更多的凡尘俗世,也更容易产生心魔。

可当初长屿老祖交代过,大师兄心志坚定非常人可比,是很难产生心魔的那一类人。

谢长行有些惶恐。

如今竟然连大师兄竟都承认自己有了心魔!

谢长行惊道:“大师兄是因为什么事?钱塘镇……大师兄莫不是因为那一场洪水?”

谢长行小心猜测。

他们归云仙府的弟子都知道,大师兄谢春山曾经因为一场洪水的事情与师父分道扬镳。

闹得很难看。

谢长行听说也是因为那一场洪水,让大师兄没有能够飞升得道。

师父震怒无比。

大师兄又自请思过崖百年。

那场洪水里是什么动摇了大师兄的道心?

无人可知。

如今钱塘镇这副模样,看起来又是要发洪水。

虽然说时过境迁,已经不是当年的那块地界。

可一些足够让大师兄违背师尊的事情,绝对是大师兄曾不可触碰的逆鳞。

走到这里想起过去的情景,未必可以走出来。

谢春山不置可否。

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

前世那场洪水确实是他一个心结,心结至今难解,于他的大道上确实成了一个十分大的阻碍。

可他还有另一个心魔。

便是萧怀舟。

真真切切,活在他面前有血有肉的萧怀舟。

“将化寿丹寄来,其他诸事别提。”

谢春山语气平静。

大师兄既然这样决定,谢长行知道多说无益。

哪怕化寿丹将会吞噬师兄最后剩下的百年寿元。

一颗化寿丹,吞噬十年。

师兄最多还可以再吞十颗。

谢长行沉默了半晌:“我知道了,我会派灵鹤送去。”

临了,谢长行又多加了一句,语气隐约有些哽咽:“大师兄,千万要保重自己。”

谢春山微微点头,没有回话。

然后抬手掐断了翎羽。

他们归云仙府之人修的是道,问的是心。

走的是人间一条路。

不与旁人同行。

即使谢长行与他有很深的感情,但终究他们要各自走各自的道,各自担各自的因果。

所以谢春山心知,谢长行只会劝到这一句话。

言尽于此,不会多说。

干涉他人的道,本就是不该被允许的。

耳边重新恢复清静,谢春山听着里面欢快的水声,嘴角微不可闻的往上勾起。

他的心中像是藏了一只猛兽,安静的守在屋子外面,紧紧的盯着自己的猎物。

不叫旁人夺了去。

他想要将这个猎物狠狠的藏起来,藏匿在身体的最深处,不让任何人触碰和瞧见。

他想据为己有,在有限的余生中与他血肉交融。

不分彼此。

谢春山被自己这个念头震惊了,只是他脸色平静,并没有表露出分毫来。

这个念头他不能让萧怀舟知晓,只能任由此念头在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终有一日,参天大树会将萧怀舟一口吞食。

亦或者沉溺在自己的执念中,悄无声息,萎顿枯死。

一生都不会宣诸于口。

为他人所知。

清冷苦修数百年的道心,在这一天化为齑粉。

谢春山压抑住自己现在就想要推门进去的念头,甩了甩衣袖,缓步往客栈外面走。

街上因为大雨瓢泼,几乎渺无人烟。

但生意还得照做,沿街的商铺都支开了门面,老板们有一搭没一搭的摇着手中的扇子在那儿打哈欠。

雨水如织,无人光顾。

谢春山挑了一家成衣店走进去。

原本黯淡的店铺里,像忽然射进去一阵天光,将整个大堂都照亮了不少。

还在打瞌睡的老板娘忽然惊醒,盯着眼前进来的道长,满脸错愕。

“这是睡糊涂了吧,我怎么做梦还梦见神仙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