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诸侯会盟(第3/4页)

只见杜克拍了拍马超的肩膀,语气和蔼道:“子可愿意?”

“我早就听说过将军的大名了,正如阿翁所说,求之不得。”

对于马超而言,有了字就可以出仕为官、征战沙场,再加上杜克在西凉确实算得上家喻户晓的人物,所以心中无甚抵触。

“此子为合众将军长子,可字孟起。”

孟和伯,意思相同,表示家中排行是老大,而“起”是对超的补充。

中规中矩。

历史上,马超本就字孟起,杜克没有进行什么魔改,事实上,他只是想拉近关系而已。

“孟起、孟起……”

马腾低声念了几句,而后笑道:“好,好,起,能立也,顶天立地,再现先祖伏波将军马援威名。”

听父亲谈及先祖,马超亦浮现出笑容,应声说道:“超定不负叔父今日勉励!”

见马超承情,并称自己为叔父,杜克不由再度大笑起来。

此次汉末之行,能结实如此多英豪,做马超的长辈,还体会了一把成家立业的幸福,真可谓不虚此行!

而对于董营大帐内的众将来说,这个插曲冲淡了大战来临前的凝重氛围。

唯独贾诩,他眉头依旧紧皱,提醒道:“主公,当务之急是以太傅袁隗的名义,延揽各路诸侯。”

“不错,阉党传递矫诏,据关而守,为使诸镇豪杰免受蛊惑,君侯当派使者前去,申之以大义,歃血为盟,共同入雒诛杀十常侍,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李儒附和。

闻言,董卓收敛笑容,抬头看了看帐外。

天刚过午。

于是,他下令道:“叔颖,你替为兄走一遭,去见一见各路人马的首领,记得把太傅手书带上。”

董卓没有过多叮嘱,因为他知道胞弟董旻心中明白该怎么做。

闻言,董旻赶忙出列应诺,而后领着十余骑驶出辕门。

如果想要用最简洁的话概括眼下局势,那就一个字:

乱!

单骑出关已有两个时辰的张扬顺利归来,而陆离注意到,他腰间佩刀上多出一抹血色,显然是有些不顺。

但张扬顾不上其它,直接告诉陆离等人,关外驻扎的人马共有十八镇。

第一镇,贯通诸子,博览九经,冀州刺史韩馥字文节。

第二镇,阔论高谈,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绪。

第三镇,孝悌仁慈,屈己待士,兖州刺史刘岱字公山。

第四镇,仗义疏财,挥金似土,河内郡太守王匡字公节。

第五镇,赈穷救急,志大心高,陈留太守张邈字孟卓。

第六镇,恩惠及人,聪敏有学,东郡太守乔瑁字元伟。

第七镇,忠直元亮,秀气文华,山阳太守袁遗字伯业。

第八镇,有谋多智,善武能文,济北相鲍信字允诚。

第九镇,圣人宗派,好客礼贤,北海太守孔融字文举。

第十镇,武艺超群,威仪出众,广陵太守张超字孟高。

第十一镇,仁人君子,德厚温良,徐州刺史陶谦字恭祖。

第十二镇,名镇羌、胡,声闻夷夏,西凉太守马腾字寿成。

第十三镇,声如巨钟,丰姿英伟,北平太守公孙瓒字伯珪。

第十四镇,英雄冠世,刚勇绝伦,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字文台。

以上十四镇诸侯,陆离皆有耳闻,原本讨董大军中就有他们,只不过现在少了袁绍、袁术、张扬、曹操而已。

【交游豪俊,结纳英雄,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字公路】

【四世三公,门多故吏,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字本初】

其实,真要论起来,他们也不算缺席,袁氏兄弟虽在雒阳,但关外局势皆因二人而起,而孟德公定然不会如此盛况,估计稳定局势之后就会飞马赶来。

至于张扬,近在眼前。

不过,为了填补空缺,亦或者为了营造出大场面,关外出现了四个从未听说过名号的地方诸侯。

琅琊相,陈源。

陈国相,赵波。

东阳丞,蔡瑜涛。

颍川丞,李绮念。

下意识地,陆离看向荀彧,荀家是颍川大族,另外三人不认识,总该认识这个颍川丞李绮念吧?

可惜,荀彧一脸茫然,显然是一个都不认识。

想想也是,堂堂荀氏继承人,可以直接与郡守论交,怎么可能记得一个六百石的小小郡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