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小陈大人种田记(第4/6页)
看完庄子之后,就是整理农事司和省部之间的关系了,这是一件麻烦且需要许多时间的事,陈延是不可能自己一直管着的,他令那个从翰林院来的庶吉士负责了此事。
在此期间,他给两位主事划分了每天需要负责的事,下发一个周总结模板,然后去了一趟工部,把曲辕犁画了出来,又把要的牛也运去了庄子上。
在此期间,陈延还以下属官的身份拜访了吏部尚书姜大人,户部尚书叶大人,而后,一切就像按下了加速键。
陈延着急又谨慎,因为他必须在春耕之前安排好自己想做的一切,且,种田不是儿戏,这不是游戏,一切的种子只要进入地里,生根发芽,就绝不可能倒带。
……
二月初,陈延在庄子内划分了一个新农事司办事处。
因为上面分给他的两个主事都在东门街,所以这边识字的人不多,就二树、叶家一个家仆、庄子的管事太监以及太监的干儿子能写点字。
他们都被陈延抓了壮丁。
人定好后,陈延立刻把丈田的数据拿了出来,开始分田。
要做实验,肯定是数据说话,设置一个对照组,其他的做变量,施不同次数、不同浓度、不同含量的肥,看看哪个度是收成最佳的。
分好的田,用彩布头区分,陈延分了四个区,不同的区又分了几个不同的小块,分给不同的人耕种。
这是个大工程,好在庄子之前的管理就很规范,都留了底,所以花费的时间也不长,把人与田都分好后,陈延再在农事司内,为所有区与块,都立了册,用于写每日观察日记。
还有,陈延观察了一下田,感觉自己沤的肥种这么多田可能不够,于是又叫人把庄子里佃户的粪便收集起来,在庄子内挖了几个巨大的‘沼气坑’,准备沤肥。
除此之外,麦种、先前叫人找来的田把式也基本全部到位,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之后,时间悄然而逝,三月春耕之际迅速来临。陈延没有拖延时间,差人迅速把麦种种了下去。
因为是皇庄,加上管事不想担责,陈延指哪管事打哪,基本可以做到令行禁止,他感觉指挥这样的人十分舒适。
此时指点江山,激昂种田,每日巡视的陈延并不知道,他在庄子内外,都是一个传说。一个奇奇怪怪、不好不坏的传说。
-
成宇帝拿出来给陈延霍霍的这个庄子位于京郊,是天子私产。
什么普通随意的东西一旦和天子沾上关系,都会变得不一样起来,加之本朝天子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是以,这个庄子里的佃户也和其他庄子不同。
他们不是散户,大都姓吴,他们也不和其他佃户一下,朝不保夕,他们知道自己为谁而服务,只要不犯错,便不会被苛责,世代都能在庄子里种田,全体吴家宗族的人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直到某一天,一个叫做陈延的人到来了。
吴二狗一家人很焦虑。
他们怕天子把庄子赏给了这个叫做陈延的人,因为他们已经去打听过了,此人年纪轻轻,官位不高,家里没钱……
他们怕这样的人接手庄子之后,会裁撤佃户,大家的日子会变得艰难起来。
好在很快,管事大爷就传来消息,这位陈大人只是来借种田,来指挥种田的,庄子本身还是陛下的,他们还是陛下的人。
然后,吴二狗家就讨论起来了。
“种田……一个毛都没长齐的人来教我们种田?”二狗子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在古代,四十多岁已算高龄,他种了一辈子的田,对自己的种田手艺十分自信,“我看就是来玩的。”
“爹,你可别说这样的话。”吴二狗的儿子吴大壮连忙拉住自己的爹,“那是大人!”
吴二狗十分不满,但他又不傻,“我只在家里说说,又不跟别人说。”
议论大人,这话不管在家里还是外边,可都不兴说啊!二狗子媳妇听了他的话之后,火冒三丈,跟他吵了一架,“你都四十了,当祖父的年纪了,还不知道啥话该说啥话不该说?”
“家里这么多小孩子,听了你的胡言乱语出去乱讲,我们一家还要不要活?”
二狗子听了哒哒抽了两条烟,锁住了自己的嘴,白日里一句话也没说了,但夜里,他还是忍不住跟自己的婆娘倾诉:“你晓得的,我只是不想别人来糟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