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天子剑(第3/4页)

场中众人听夏平安这么说,全都一惊,赵惠文王更是直接从座椅上再次站起,对夏平安的态度都一下子恭敬起来,请教道,“不知先生的天子之剑如何?”

“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卫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能用者,为天子也……”

夏平安的声音响彻王宫,如平地惊雷,王宫上下,一时鸦雀无声,都被震住了。

赵惠文王听了这天子之剑,一时之间,失神半晌,目光看着宫殿之外,有些迷离,似乎看到了石城,泰山,中原……隔了半天才回过神来。

“不知……先生的诸侯之剑为何?”再次开口,赵惠文王的声音和之前已经不同,带着轻微的颤抖,有些酸涩。

“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谭,以豪桀士为夹。此剑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此诸侯之剑也,今天下大争,诸侯莫不争相而用之也……”

王宫之内再次无声!

又隔了一会儿,赵惠文王再次开口,声音已经变小,怅然若失,“不知先生的庶人之剑为何?”

夏平安微微一笑,“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听到夏平安的这话,赵惠文王选出来的那五个剑术强者互相看了看,一个个低下了头,沉默不语,不敢再看夏平安。

赵惠文王听了,一下子满脸惭愧,亲自走下王座,牵着夏平安的手走到大殿之中,连忙吩咐左后手下准备美食美酒款待,“先生今日所言,犹如暮鼓晨钟,一下子惊醒寡人,谢先生教我,谢先生教我!”

因为太激动,赵惠文王在大殿之中激动得走来走去,围绕着庄子走了三圈,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夏平安微微一笑,“还请大王安坐下来凝神定气,有关剑术之事我已启奏完毕,何取何从,全凭大王心意!”

……

赵丹亲把夏平安送出王宫,坐在马车里,赵丹沿途激动无比,太高兴了,已经把夏平安敬若神明。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刚才庄子殿中的一席话,等于直接救了赵国,为赵国免去一大难。

“先生所言天子之剑,震耳发聩,丹也受益匪浅,还请先生在邯郸多住些时日,让丹好好款待先生,不知先生还有何要求,可以尽管提,我一定满足……”

夏平安看向王宫的方向,刚才赵王在宫中热情款待他,而之前赵王遴选出的那五个原本准备和他比试的剑术高手,已经无人关心了。

夏平安虽然不知道那五个人叫什么名字,但那五个人,却是他心中真正欣赏敬佩的人物,风骨气节令人感慨,乃是真正的士。

在庄子说剑的这典故里,真正让夏平安敬佩的,除了庄子之外,其他的人,不是赵惠文王,也不是赵丹,而是明了大义之后自裁的那些剑士。

夏平安脸上没有半丝高兴,而是叹了一口气,“殿下,陛下之前遴选的那五个剑客,都是节烈忠义之士,刚才听了我那一席话,一个个都惭愧无比,都不敢再看我,他们为了不耽误大王和赵国,此刻恐怕已经自裁,陛下之前的3000剑客,恐怕也多有自裁者,他们用自己的性命让大王断绝对庶人之剑的爱好,如此风骨,令人敬佩,请殿下把赏赐我的那千两黄金,送给他们家人,并好好安葬他们,用他们的剑为他们陪葬,为他们修建坟冢,我将亲去祭奠之!”

赵丹也愣了一下,没想到夏平安居然提出这样的要求。

“先生放心,我一定照办!”赵丹认真的点头说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