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分果果(第2/3页)

不一会儿。

陈家大院内就响起一大片唏哩呼噜的嗦粥声。

陈胜坐在台阶上,周围尽是站着、蹲着的半大小子,唏哩呼噜的声音此起彼伏,令他只觉得自个儿是站在猪圈旁边吃早饭。

他啃了一口蒸饼,咀嚼了两口后再喝下一大口加了少许盐巴、熬得稀烂的粟米粥。

真香。

“咱家在陈郡的局面,已经打开了!”

他一边咀嚼一边不紧不慢的开口道:“今儿叫大家伙儿过来,是要给你们安排安排以后的前程。”

这就是他为什么说墙头儿上那些老不休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他今日召集家中的同辈手足们,所为何事。

那些个老不休个个心头都跟明镜儿一样。

但一个个就是装作不知道,又唯恐自家的孩子不懂事吃了暗亏。

这才是一个个爬上墙头,装作看热闹……

陈胜心头有数。

陈郡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了。

的确到时候排排坐、分果果了。

这些时日。

他也从家中挑选了一些精明能干的叔伯,委以重任,奔赴各辖县出任重要职位。

但陈家毕竟是以武立世的行商之家,具备独当一面才能的叔伯不说没有,但极少极少。

陈胜从槐安堂中挑选的人手,都比从自家挑选的多!

这种做法,肯定是亲疏不分的。

别的不说。

哪一次动刀兵,不是家中的叔伯们冲在最前头?

哪一次动刀兵,家中无人披麻戴孝烧纸钱?

但至始至终,都无人张口说过什么。

无论是家中的顶梁柱战死在外。

还是陈胜从别家提拔人手出仕。

都无人说过一句老陈家一句不是。

也无人来向陈胜开口要官要职位。

他们都只是默默的操办丧事。

知道陈胜忙得不可开交,甚至都没有通知他回来出殡……

亲近的人一起创业,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依仗着与上司的亲近关系,各种偷奸耍滑、作威作福,觉得有那一层关系在,就该享福!

另一种,是因为与上司还有着工作之外的关系,更卖力的做事、更严格的遵守规章制度,总想着得帮着自己人,得给自己人争口气。

陈家人……

都是第二种。

不过他们不说。

陈胜却不得不想。

抛开付出了就该有回报这一层。

单单是这些伙计户与老陈家维持了四代人的共生关系,在陈胜的眼里就是一座大宝藏!

一座只要开发得好,进可裂土封王、退可富可敌国的大宝藏!

……

“有道是有福同享、有祸共当,以前咱家难的时候,是大家伙一起勒紧裤腰带一起捱过来的!”

陈胜坐在台阶上一边大口大口的吃着早饭,一边笑容满面的说道:“而今咱家起势了,大家伙当然也得一起吃香的、喝辣的,一起荣华富贵!”

蹲在其他地方的陈家小子们见他开口,纷纷捧着和自己的脸一般大小的陶碗,蹲到他跟前儿,放慢了吃喝的速度,聚精会神的听他讲话。

七八十人仰着脸看着自己,令陈胜有一种自己变成了教师,正在给这些半大小子上课的即视感。

“不过呢。”

他放下手里的海碗,略略收了收脸上的笑容:“往后咱家要做的事,与咱家以前做的事,就完全不同了。”

“咱家以前以走货行商为生,把身子骨养壮了、武艺练精熟了、刀子磨锋利了,就算是齐活了,可以跟着商队一起走货了。”

“可往后,我们大家伙儿都是要做官的人!”

“做官,分文武。”

“做文官,读书识字那只是最基本的,还得会做事。”

“就比如让你们去管理县里的粮仓,你至少得知道,你管了多少粮食、管了哪些种类的粮食,哪些粮食要防虫蛀、哪些粮食要经常翻晒,今年收入了多少粮食、又支出了多少粮食,手底下有没有背着你们偷仓库里的粮食,又有没有人做假账目。”

“你们说,要是连这些事都做不好,那能管好粮仓么?”

“做武将,能打能杀也只是最基本的,还得会带兵。”

“首先,得清楚自己手底下有多少士卒们在想什么吧?要是这都不知道,万一某天被底下人偷偷摸摸的捅了黑刀子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