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岳州乱(第4/5页)
“岳州经年孤悬在外,每年耗用的军力物力财力堪称海量;更要同时面对大齐和大燕的精锐兵马两边夹攻,举步维艰;倒不如放弃,让燕国和齐国两个国家争得头破血流,大秦再来收拾烂摊子,坐收渔翁之利。”
“但岳州的百姓又要怎么办呢?”
“百姓……呵呵,在一国政治面前,谁还会理会区区百姓?”
……
“岳州,拆开便是丘山;倒过来,便是山丘;不过区区之地,小小丘陵而已,也值当不断地投入?”
“日落丘山远,天高岳州难,燕飞鸣碧霄;铁桶定江山。”
“什、什么意思……好高大上的说。”
“这意思还不简单……岳州太远,大秦顾不上了,天高皇帝远的,勉强维系只会越来越拖累整个大秦;而燕国虎视眈眈,一旦兵锋起,大秦势必无力顾及,只会沦为燕国铁桶江山的一部分。”
“是这么解释的吗!?”
“要不怎么解释?”
“干戈起,兵锋乱;岳州人,泪流干;夫前线,父作战,大秦远,空赴难;家家苦,户户幡;烈焰起,纸钱燃;人何处,白骨山……”
童谣朗朗上口;传遍大街小巷。
随着气氛渲染,岳州的恐慌情绪好似瘟疫一般的迅速弥漫开来。
无数百姓,开始大肆抢购物资,往自己家里搬米面油盐菜诸多物资;无数商人,开始哄抬物价,涨价;后更干脆挂出“已售罄”的牌子。
当“已售罄”的牌子越来越多,渐渐遍布整个岳州,民众的恐慌,渐渐攀升到顶点。
一些情绪激动的民众开始冲击商行,进行零抢购……
无数的文人士子,开始沉思,开始思考,然后开始抗议。
“这是我们大秦的岳州,有兵士在此守护,为什么要放弃?”
书生们纷纷走上街头,去衙门官署游街抗议。
衙门百般澄清绝无此事,却没有几个人愿意相信,越辩白越辩解不清。
“当官不为民做主,这样子官员,要来何用?大秦随随便便就放弃一州的千万百姓,这般的倒行逆施,简直丧尽天良,令人发指。”
“一千多万民众性命啊大人,千多万的生灵何辜?!何其哀恸,何其悲怆!”
一处州官府邸。
幽静的小院子。
白一文独身站立在花树之下,一手负后,脸上尽是忧虑之色,眉毛紧紧蹙在一起。
满溢的忧国忧民情怀,似乎已经浓得化不开。
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学识,才华,风度,已经深深折服了岳州一干学子,俨然成为岳州青年学子的领军人物。
而更是在这州衙之中,更加无人掣肘他暗中行事,晚上的各种动作联系,更是如鱼得水。
现在,已经到了即将收网的时刻。
蓦然,门开,一群书生冲了进来,人人神色激动。
“白兄,你听说了么?”
“听说什么?”白一文很从容。
“上面打算要放弃岳州的事情。”
“听说是听说了,但是我感觉这件事,不怎么可能……吧?”白一文深吸一口气:“诸位,稍安勿躁,焦躁行事只有令到事态愈发混乱。”
“还怎么稍安勿躁?外面都闹翻天了。”
“岳州拥有超过一千二百万的人口,乃是边陲第一大城,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这么多年来,岳州男儿前仆后继的投军保家卫国,难道这些付出,上面就视而不见了?”
白一文劝解道:“不可能的。”
“怎么就不可能,纵使是千万人口,跟大秦的几十亿生灵比起来,不过微末。至于岳州人的付出云云……呵呵,不过过眼云烟,却又入得谁眼?”
“我还是觉得不可能,即便不考量岳州的千万生灵,光是岳州的地理位置,就等闲舍弃不得!”
白一文拿出一张地图,用手指着上面岳州狭长的形状,缓缓道:
“你们看,岳州位处三国交界,地势狭长,直插燕、齐两国腹地,向北七百里外有咱们大秦双山并峙的天险——向来号称‘大秦第一关’的百战关;向东越过山峦不过百里,就是号称‘大燕粮仓’的阡陌平原,向西则可遥望大齐盛产煤铁的丰饶山脉……
岳州,向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上面又怎么可能会轻易放弃岳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