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5页)

郑四安对着徐环儿素来温和,闻言便道:“今日朝会下的晚,将军便来了。”

徐环儿眨眨眼睛,突然道:“将军是不是有麻烦?”

郑四安闻言一愣,却没回答,只是在心里一叹,觉得这环儿不愧是徐承平的妹妹,虽然年纪小,却敏锐得厉害。

这不是魏临头一遭去朝会,寻常官员下朝都是在巳时,毕竟衙门里还有事情要处理,总不能一直待在宫中。

不过自家将军这次却是被楚王留过了午时,只因为朝中御史大夫严大人参了魏临一本,说魏临进都耽搁时间太多,擅离职守。

只是其中事由魏临早早就与楚王说起来过,加上中间还有救了五殿下一遭,自然不会出事。

可是这也是个由头,便是以严大人为首的一干世家贵族并不欢迎魏临。

楚王留下了魏临,想必说的也是此事。

但郑四安并不会把这些告诉徐环儿,只管轻描淡写道:“不碍事,将军自然有法子解决的。”

徐环儿则是跟着点头,然后又笑起来:“我今儿还瞧见五殿下了……”

“嘘。”郑四安比了个噤声的手势,徐环儿便乖乖的捂住嘴巴,不再多说。

她虽年少,却是个有分寸的,刚才不过顺口一提,见郑四安谨慎也就不再多说。

只是心里想着,五殿下人还是挺好的,就是不知道他现在翻花绳的功夫进步了没。

而在车舆里,霍云岚也说起了萧明远:“看五殿下的态度,想来是已经把上次的事情轻轻放过,今后不用担心了。”

魏临则是轻车熟路的帮她捏了捏微酸的后腰,放轻了声音:“劳烦娘子费心,”而后他声音顿了顿,“五殿下性子纯善,以后倒是可以多走动些。”

霍云岚闻言,不由得抬头瞧了他一眼。

她并非是什么都不懂的妇人,相反,霍云岚大概能猜到如今的形势。

这都城里高门林立,各有各的划分,自家相公已经不可能独善其身。

史书里,所有能够只效忠王上且不拉帮结派的纯臣,不是孤身一人,便是身份超然。

若是魏临是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大可以当最忠纯笃实之臣,无论何人掌权,只要他能够坚持本心为了家国天下豁出一切,那谁都不会对他不利,反倒会多加维护。

可是如今不同了,魏家二郎四郎要入仕,魏临也是有妻有儿,有了牵绊,再想独善其身已是不能。

既然如此,魏临势必要给自己寻个倚仗。

并非是要结党营私,而是免去诸多麻烦,让为官之路走得更顺畅些。

萧明远年纪不大,又与自家为善,想要走得近些并不难。

至于为何选的是萧明远而不是其他人,霍云岚不会问,她信自家相公,无论未来如何,总归夫妇一体,魏临做什么她都是支持的。

只是铺子还是要开,后路还是要找,说到底,除了权势,也就是银钱最为牢靠。

霍云岚轻轻地眨了眨眼,转瞬就明白了魏临的意思,轻轻颔首道:“都听相公安排。”

魏临虽是习武之人,惯常也不太喜欢琢磨人的脸色,可是他恨不得把所有心思都放在霍云岚身上,对自家娘子格外了解,听霍云岚这般说,便知道她已经通晓自己的心意。

不由得收紧手臂,魏临轻声道:“能娶到表妹,当真是我的幸事。”

霍云岚闻言,便摸出了一块饴糖,塞进了魏临的嘴里。

马车摇晃,外面隐约能听到摊贩叫卖声,而车舆里则显得安静许多。

挽着魏临的胳膊,霍云岚半点没有人前的端庄,像是没骨头一般,几乎把整个身子都靠在魏将军身上。

魏临则是坐姿挺直,微微侧身,让自家娘子靠得更舒服些,嘴里问道:“诗会如何了?”

大抵是今天起得早,刚才也花了好一番心思,加上马车有节奏地摇晃,霍云岚便觉得困顿,用帕子挡住嘴巴打了个哈欠,声音都是懒懒的:“今天的诗会一切都好,幸而安顺县主和善,巧娘待我也好。相公,我想趁着这些日子把家里的花草好好侍弄一下,改日请她们过府一叙。”

“都听娘子安排。”

霍云岚弯弯嘴角,侧着脸靠在他的颈窝,呼吸轻软,眼睛微微闭上,似乎已经睡了过去。

魏临便把还空着的胳膊伸出去,将斗篷拿了过来,轻轻地围住了自家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