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3/3页)

荀老太爷默然,心中似乎做着艰难地盘算抉择。

荀家的立场本应该毫无疑问地与世家站在一起,但荀引鹤与文帝的联手让整件事出乎意料得复杂起来,荀老太爷试着去理解他的意图:“你是不是觉得世家的颓势是必然的,所以要为荀家早早谋条出路?”

荀引鹤道:“父亲也可以这样理解。”

任谁能听出他话里的随意敷衍,但荀老太爷的尊严才被荀引鹤打击过,为了急于忘却自己已经无力的事实,便自动将这个原因修饰得完美无比。

其实荀引鹤的做法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当初荀老太爷把妹妹送进皇宫,也有增加荀家煊赫,与皇帝亲近的意思。

荀老太爷道:“虽然嘉和郡主娇蛮任性,难当主母之任,但她毕竟是镇北王的女儿,镇北王手握兵权,这份量就足够抵掉女儿不能主持中馈的缺陷了。叔衡,皇帝还是很看重荀家的,你若真不想娶世家女,嘉和郡主也很好,左右辛苦我与你母亲,对她多加调/教了。你年岁不小了,也该成亲了,找个日子便让皇帝下旨赐婚罢。”

范廉说荀引鹤是忠孝两难全,其实不然,荀家能如此显赫,与历任家主的精明有很大的关系,荀老太爷看似做了让步,但眼里的精明似乎在告诉别人,这或许也是他要的结果。

涂县林家与郴县许家对清河荀家来说,完全不够看,他也没什么兴趣保全两个阻拦荀引鹤仕途的家族,他最开始觊觎的可能就是镇北王的兵权。

之所以开始还要表现的疾言厉色,一来是为了让荀引鹤明白,他还没死呢,行事不要太肆无忌惮。

二来也是要文帝明白,荀引鹤的这次投诚示好多来之不易,需要面临多大的压力,往后才能多记得荀家的好处。

这些,在他说出那番话时,荀引鹤就心知肚明了,他道:“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