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节 囚徒(第3/4页)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经过一个月局势演变后,大燕国高层判断,之前派往北方的总军力已经足够,无需再加派兵力。
这样一来,船队就只需要往北方运输物资。至于空载的货船,毫无疑问是去天津拉人的。现如今天津一夜间难民爆满,需要加紧往粮食富裕的南方转运人口。
K9船队行至长江口外时,符有地在甲板上望见了另一支南下的大型船队。
南下船队有炮舰护航,数量多达二十余艘。
毫无疑问,这支船队的船舱里,装的都是河北汉子。如今的天津港,正像深渊巨兽般吞噬着一切物资。唯一能“出口”的,除了河北人,再没有任何东西了。
由于有先进导航技术的缘故,K9船队出上海后,并没有沿着海岸线北上,而是拉了一道直线。
这样一来,区区六百多公里的海路,船队只用了不到三天时间,就赶到了中转锚地:登州港。
令符有地惊讶的是,登州港,包括登州外海,密密麻麻驻泊着大批军舰以及运输船。
不是说好的去天津吗,怎么海军主力在登州?
抱着疑惑的心情,符有地带着一个同事下船,在港务处领到了关于自己的密函。
打开密函接取任务后,符有地先从港务处主任那里要了个带路的随员,然后他与同事一起,跟在随员身后,去了登州府城内……的府衙。
一路走来,看到城内外连绵不绝的临时军营,以及熟悉的训练声,符有地确信:自家海陆军主力,此刻就在登州。
主力为什么在登州,符有地没资格知道。但接下来要见的人,符有地心中是有数的。
府衙大堂,门外候见了一会后,符有地得以进门,立正,敬礼:“广州二看特派员符有地参见将军!”
此刻,坐在登州巡抚正堂大案后的,不是别人,正是北伐军参谋长,前特种部队司令官卫远。
听到报告声,卫远匆匆在案几上签了个字,然后将文件交给身边的机要参谋。之后,他才看向了堂前的符有地:“嗯,来了就工作,要抓紧,咱们时间不多了。”
“是!”
被人一句话打发出大堂的符有地,说起来还是有点小激动。这是他第二次见到活生生的将军,还是个中将,级别更高。以前都是在内部图册上见到的影画。
接下来,符有地带着同事,跟在一个将军派出来的通信参谋身后,径直去了后衙。
通常来说,不论是县衙还是府衙,后衙都是官眷居住之所。符有地进了后衙,一路走到头,在一间书房里,见到了自己此行的目标囚徒:登莱巡抚孙元化。
由于没有出现历史上的孔有德造反事件,所以孙元化这个登州巡抚安安稳稳坐到了今天……不是,坐到了上个月。
年逾五十,面貌方正,留着三缕长须的孙巡抚,这会正坐在椅中默默喝茶。而他对面,坐着一个身穿皮甲的年轻人。
见符有地他们进门,屋内二人貌似都知道来人是做什么的。下一刻,年轻人起身,弯腰抱拳道:“老大人,末将甲胄在身,恕不远送了……老大人此去定能大展宏图,末将与有荣焉!”
叹口气,貌似比前两年苍老了许多的孙元化,缓缓起身。
弓着背,在与年轻人擦肩而过时,孙元化本欲说点什么。最终,他摇摇头:“孔有德,尔好自为之。”
没错,和历史上一样,孔有德这厮,哪怕跨越了时空,这次还是在登州造反了。
不过这次孔有德是为国造反的。
时间倒回上个月。北伐军自上海出发后第二日,原本驻扎在登州城外的孔有德部,突然发动,在山东站特工配合下,里应外合,一举拿下了登州城,软禁了巡抚孙元化。
孔有德部得手后不久,就大开登州水门,将北伐军前锋炮舰放进了登州城。
与此同时,李九成父子率领的骑营,已经在登州外围各要道撒开,彻底封锁了登州府城和外界联络的消息。
接下来,大军陆续登岸后,登州于是被彻底接管封锁。至于官方层面……临时军管下的最高负责人是卫远,他今后的策略就是能混就混,能拖就拖。实在被朝廷那边发现了,再由孔有德跳出来顶缸,公开造反的消息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