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人间(第3/7页)

人类文明之所以出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学会了延迟满足,愿意在冬天播种,而等到秋天才收获。

曾经的几里国,很多人之所以生活在绝望中,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通过努力去创造财富的机会,越想挣扎迎来的却是更深的绝望。

新联盟以及新几里国的出现,所做的一切就是给了人们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世界、改善自身的机会,从而逐步去完成积累。

但是人性的另一面,假如可以尚未努力就能提前享有,又有多少人能抗拒这种诱惑呢?在没有积累的情况下,就将未来抵押了出去,这是一种新的游戏。

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一旦开始,趋势就会越来越得到强化,最后土地都会集中到风自宾这样一类人手里。

这样一类人要的只是垄断资源,种什么利润最高便种植什么,假如农产品耕作没有收益或者收益达不到预期,就会拿土地去做别的用处。

那么失去土地的流民又会怎样?他们再度成为可利用程度不同的预备劳动力资源,现代有个词叫“人矿”,从人变成了某种意义的矿。

当年的几里国就是这样,由于没有水利体系,适合大规模开发的耕地都集中在有天然灌溉条件的区域,被各大势力占据,比如莫里森种植园。

莫里森种植园的主要作物是什么呢?专供海外市场油棕与咖啡豆,边缘地带则种植了大量的牧草。他们有足够的财富养活自已与打手,饥荒时代反倒是继续占有资源的好机会。

假如这个过程发生了,几里国恐将重回莫里森种植园的那个时代,难道要等待下一个新联盟的出现,掀了桌子再重来吗?

而新联盟的出现,并不是必然会发生的事件!有人说历史有必然性,假如没有新联盟,也会有类似的新组织、新阵线的出现,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解。

因为在现实的历史中,无数的部族与国度文明并没有等来救赎,而是因为种种原因走向了消亡。比如华真行曾到访的神隐之国,那里也曾存在一个独立的文明。

马台山提到了东国的例子,东国的分户承包制度曾经稳定存在了很多年,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农业用地,并没有成为金融产品标的物。

土地只是分配给农户的生产资料,是集体产权,农户家庭只能使用却不能将其出售。

很多农户家庭因为盖房子、结婚、看病等原因负债,哪怕种地的收益很低,哪怕通过去城市里打工去增加收入,也无法直接出售承包的土地产权……

罗柴德只说了半截话,并没有展开讲具体的过程,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这位当年在非索港救死扶伤的罗医生,如今已经是一位成功的精英投资家,对这种事情是再明白不过了。

崔婉赫不希望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赶紧打圆场道:“几里国的情况不太一样,农业发展宗旨主要是保障民生安全。”

马台山却仍然对刚才的话题感兴趣,继续追问道:“那么欢想特邦呢,据我所知,那里所有的土地包括各种资产,都完全属于欢想实业。

而欢想实业只属于风自宾勋爵一个人,甚至没有别的股东。这是不是罗柴德勋爵刚才讲的资本集中,而且是最终极的形态呢?”

这回是罗柴德打圆场了,他赶紧摆手道:“不一样,完全不一样。风自宾勋爵并没有夺走任何人的东西,而是自已创造了一切。”

这句话好像也对,华真行以风自宾的名义买下的土地,包括最早的农垦区,其实都是无人居住的荒原。如今的欢想特邦,绝大部分面积仍是荒原。

那里只有雨季的洪水、旱季的枯草,没有一个村落,也没有一条常年河流。如今这一切,都是欢想实业从无到有全新的打造,并不是从别人手里夺来的。

不料风自宾本人却摇头道:“豪斯先生说得对,这就是资本集中的终极形态。

欢想特邦不是我一个人建设的,欢想实业也不是我一个人打造的。但所有土地和资产只属于我一个人,至少名义上属于我。”

罗柴德又打岔道:“老弟,欢想实业如今这种股权结构完全没必要,你只要拥有控制权就行。你有没有想过上市融资,那一定是近几十年来世界资本市场最重大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