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3/7页)

姚方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回陛下,微臣当时随太子殿下去利州救灾,太子殿下不顾灾区危险,第一天就入了城,亲自安置灾民,调拨粮食,帮助灾民们安定下来。太子殿下爱民如子,所做的一切,微臣当时都看在眼里,利州百姓的赞誉虽有所夸张,但绝大部分都是事实。微臣当时就没想那么多,直到回了京,连京城百姓都搞出了那么大的声势迎接太子殿下,微臣这才感觉有些不大对劲儿。”

“尤其是后面传出这些事都是太子殿下自导自演的,微臣更觉不信。但微臣人微言轻,手上没几个人,也无证据,没法替太子殿下澄清,但微臣有感于太子殿下的辛劳,便暗中探查此事,方才知道,不光是京城,就是江南乃至西北、南越、西南都在传唱太子殿下救灾的事迹。江南也就罢了,乃是商旅聚集之地,能快速传过去不意外,但西北、西南、南越偏远,交通不便,如何能传得人尽皆知。”

“故而,微臣深觉此事有异,便暗暗派人去追查,只是微臣手里没几个人,探查的速度很慢,都没来得及还太子殿下一个清白,他……他便走了!如今人证物证俱在,求陛下一定要还太子殿下一个清白,让他在九泉之下也可安息。”

说到最后,姚方已经瘫软在地,哭成了一个泪人。

大家看他哭得如此伤心,不禁有几分同情,对他说的事又信了几分。

只有傅康年的心在不断地往下沉。

完了,殿下料得不错,钱家果然还有后招,而且是致命的一招。

平王在海上失踪一事,他们还可以推脱,但前太子利州救灾这事,他们确实是动了手脚的,而且还被人抓住了证据,依陛下对前太子的愧疚和疼爱之心,这次绝不会放过晋王。

钱家真是好算计,本来对平王失踪这事还存疑的,如今有了前太子这个铁证在,只怕皇上和文武百官都不会相信他家殿下的清白了,会觉得前后两名太子都是被他家殿下谋害的。

别说延平帝并没有特别偏爱他家殿下,即便有,这等不忠不义,谋害兄弟的人即便不被处死恐怕也要革爵圈禁致死。

果然,延平帝这次连召都没召见晋王,直接下令:“来人,将晋王打入天牢!”

傅康年差点昏过去。

庸郡王和楚王都兴奋不已,这次牵涉到父皇最疼爱的二哥,这下晋王是别想再逃脱了。庸郡王瞥了一眼兴奋不已的楚王,眼底闪过一抹阴沉,下一个就轮到他了。

延平帝极为震怒,连朝都不上了,当即宣布退朝,只留下了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和姚方三人。

傅康年垂头丧气地出了宫,晋王一系的官员立马拥了上来:“傅大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啊,殿下有做过吗?”

“傅大人,殿下现在入了天牢,这该怎么办?您发个话啊!”

……

七嘴八舌,无不焦急地望着他。

傅康年只能压下心底的焦虑,挤出个笑容安抚大家:“没事的,殿下自是从未做过这种伤害兄弟的事,都是别人的诬告,想必等陛下查清楚了就会还殿下一个清白,大家回去等消息吧。”

这话并不能安大家的心,毕竟晋王的安危可是关系着大家的前途甚至是小命。

“傅大人,您有什么法子能救殿下出来吗?”

“傅大人,不若咱们联名上奏,为殿下鸣冤?”

……

就见这些人越说越离谱,陈怀义连忙站出来阻止了他们:“大家听我一言,晋王殿下平日的为人大家都看在眼里。殿下仗义心善,有担当,我相信他绝不可能会做这种事。这里面定然有误会,陛下留下两位大人应就是想查清楚此事,还殿下一个公道,诸位大人都先回去吧,有消息我们会通知大家的。”

这才将那些投效晋王不久的大臣们给打发了,只留下了晋王一派的嫡系。

傅康年松了口气,苦笑道:“今日真是多亏了陈大人!”

这些墙头草,只怕今日之后就会与殿下划清界线了。果然,患难时刻见真情,这话真是一点不假。

陈怀义看着短短几日就老了近十岁模样的傅康年,劝道:“傅大人莫急,我相信殿下不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咱们先到大人府上再说。”

这确实不是个说话的地方,傅康年点点头,招呼大家去他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