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3/6页)

冉文清比他还擅长处理这些细枝末节的事,交给他刘子岳再放心不过。

十天后,黄思严回来了,同时带回来的还有几百箱沉甸甸的银子。

刘子岳接过账本,看了一眼总数,挑了挑眉:“这么多?”

这一趟比他上次卖二十万斤棉花还赚得多,几乎多了一倍。

黄思严乐呵呵地说:“公子,咱们的白糖都被池三爷包了,小的按您的吩咐,给了容老板五千斤。此外,那个李老板还跑过来找了小的,也想买咱们的白糖,被小的给拒了。他上次那样坑咱们,谁还跟他做买卖啊。”

最近太忙,黄思严不提,刘子岳都要忘记李老板这号人物了。

他笑了笑说:“不用搭理他。这一趟差事你办得很好,你额外奖励十贯钱,船上其他人各五贯钱。这阵子大家都辛苦了,我给你们放三天的假,好好休息。”

黄思严不想休息,干劲儿十足地说:“公子,池三爷说,让咱们将所有的白糖都装船先运送去松州,若是京城价格好,他可以给咱们提价。小的寻思着,小的走了这么久,咱们这阵子又存了不少白糖吧?”

他都走了差不多一个月,一天生产一两千斤应该也有好几万斤了。

刘子岳轻轻摇头:“没了,给了苗老板周掌柜他们一些,咱们现在只有两万多斤,为了这点白糖大老远跑一趟不划算,再说要过年了,好好休息,过完年再说吧。”

刘子岳以前干劲儿那么足是怕坐吃山空,养不起跟着他来的这几百人。

但棉花和白糖的畅销,已经将他过去一年的开销都补了回来,还有多余的,如今他的小金库又满满的了,不缺钱,人自然就没那么积极了。

“可是,公子,这有钱不赚,小的心里难受啊。”黄思严挠了挠头,提议道,“公子,两万多斤就两万多斤,小的愿带队跑这一趟。”

刘子岳看着精神奕奕的黄思严,怀疑这家伙是个奋斗逼,搁现代肯定是那种老板最喜欢的员工。

他说:“你不过年,别人还要过年呢?白糖放在那里短时间内又不会坏,你着急什么?今年是咱们在自己的地盘,自己的家过的第一个年,所有人都要整整齐齐的,当初你们四百三十五人跟着南下,今年过年一个都不能少。过完年,你要去松州,我不拦你。”

去年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整理好,在连州城里过了一个仓促的年,因此也没什么准备。

但今年不一样,他们有钱了,而且还有了属于自己的地方,可不得好好热闹热闹。

听刘子岳这么说,黄思严只得作罢:“那好吧,只是要让池三爷久等了。”

“他又不会亲自去等,顶多每天派个人去码头看看,见不到人肯定就明白你要过完年再去了。”刘子岳说。

黄思严想想也有道理。

说到过年,那绝对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刘子岳决定提前回兴泰,好好乐呵乐呵。

他让黄思严给广州的官员还有经常来往的商家都准备了一份年礼,提前送了人,然后便关了铺子和刘府,在门上贴了一张纸“回家过年,初六开门”,就锁上门走了。

他们前脚刚走,第二天,李老板的船也靠岸了。

下船后,重新感受到广州冬日温暖的气候,李老板心里感慨万千。

回到在广州的宅子,稍作休息后,李老板叫来留守的管事和伙计,询问白糖的事:“听说咱们广州出现一种叫白糖的东西,你们可有听说?”

管事连忙点头:“老爷消息真灵通,那么远都听说了。现在白糖在广州很受欢迎,导致黑砂糖过年都没涨价,还是二十多文钱一两。”

因为那些有钱人家都买白糖去了。他们这些人才是消耗糖的大户,普通百姓也就买个一二两给家里的孩子老人尝尝,哪也得半斤一斤的买。

买的人没那么多了,价格自然也就长不上去了。

李老板点头:“都有哪一家在卖白糖知道吗?”

提起这个,管事有些吞吞吐吐的:“就……就是那个刘七。”

“只有他吗?广州城没有别的人卖白糖?”李老板蹙眉问道。

管事硬着头皮说:“其他人的白糖也都是从他那儿拿的,现在谁想拿到白糖,得看跟刘七的关系如何,关系不好的人拿不到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