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6/7页)
谭老三好奇地问:“这些地莫非都是七公子家的?”
黄思严昂起下巴,得意地扬了扬眉:“不止呢,你们看到的甘蔗林,还有一路走过来的地,包括路,都是我家公子的。现在看到的这些地就是种植过棉花的,现在在种植甘蔗和油菜等作物。”
谭家人皆面露震惊,这么多地,若搁在江南,那铁定是远近闻名的大财主了。
难怪七公子出手这么大方呢,原来家里这么阔。
再走一段距离,前方出现了一片建筑,高高低低的房子依次坐落在狂野之上,袅袅青烟从屋顶上爬起来,还有孩童在家门口玩耍,一副田园牧歌的安详之景。
以后他们就生活在这里吗?
好像也不错,至少比甘蔗林里好多了。
马车在谭家人期盼和忐忑的眼神中停下,玩耍的孩子立马跑了上来,好奇地看着他们这群新来的。
“让开,小心马踢到你们。”黄思严冲小孩子们摆了摆手,又对地里干活的人喊道,“郭大人呢?请他过来一趟,来了批新人,让他给安顿合适的住处。”
地里一个正在拔菜的侍卫丢下篮子,往里面跑。
不一会儿,郭诚就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打量着谭家人:“就他们吗?”
“对,他们都是一家人,在江南遇了点事,举家搬迁到咱们这,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院子,将他们安排在一座院子里。”黄思严解释道,“哦,对了,前两日运回来的那两台织布机,也一并放到他们的院子里。”
郭诚听到最后一句话,热情了许多:“好,就东边那座院子吧,前阵子才完工的,如今正好空着,就让他们住那里。”
谭婆婆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多谢这位管事了,只要有个能遮风避雨的地方就行了,实在不必这么麻烦。”
他们都是戴罪之身,哪有资格挑三拣四。
郭诚摆手:“不麻烦,跟我来吧!”
谭家人紧张地跟着他穿过宽敞的巷子走到街道的最东边,一栋木头和竹子建成的房子矗立在面前。房子很新,门上的漆都还未干。
郭诚领着他们进门:“这座院子有六个房间,你们先将就着住,以后有更合适的地方再换。”
两台织布机就放在进门处右边的空屋里,这间屋子三面有墙,一面正对着院子,没有砌墙,这样光线很好。
对于这样的待遇,已经比他们想的好很多了,谭家人都一脸喜色。
谭婆婆带着谭家人向郭诚道谢:“已经很好了,多谢郭管事。以后七公子有用得着我们的地方,您尽管说。”
看到织布机,她其实就明白了七公子的打算。
其实七公子也从未掩饰,织布机一直就放在船上,从头到尾都没避着他们。
若能用她这一手织布的手艺换得一家老小有个安生的落脚处,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也值了。
郭诚点头,正想完成刘子岳的交代,一个书吏匆忙跑了进来,急急忙忙道:“郭大人,鲍典军回来了,在到处找你。”
郭诚只得对谭家人说:“你们先休息一会儿,让小王给你们找点吃的过来,我晚点过来再跟你们谈。”
说完就急急忙忙地走了,只将刚才这小王留下。
小王看他们风尘仆仆的样子,笑着说:“你们先跟我去库房领些粮食、柴火之类的回来吧。”
谭老二和谭老三又叫了两个侄子,四人一块儿随小王出了门。
小王是个热情的话痨,边走边给他们介绍镇子上的情况:“现在镇上人还比较少,只有一家饭馆,你们若不想做饭,也可去那里吃饭。平日里,大家都是自己做饭,菜是自己种的,你们家院子后面那块地就可以种菜。至于粮食,今天的是免费,以后若还需要,得去库房拿钱买,谷子跟外面的价格差不多,四文钱一斤……”
谭家兄弟认真听着,记在心里。
等绕过一栋栋房子,来到库房前时,他们被眼前的一幕镇住了。
库房门口站着四个持刀的侍卫,一个个面色冷然,大刀在夕阳的余晖中闪烁着寒光,让人不寒而栗。
谁能告诉他们?一个大财主家的库房外竟还有手持武器的侍卫?
谭老二仔细辨认了一下,轻轻用胳膊肘推了推老三,示意他看侍卫的衣服。四个侍卫穿的都是软甲,一看就是朝廷军中的制式甲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