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怼怼(第3/5页)
出嫁女,回娘家最基本的礼物就是糖和酒,糖给妈喝,酒给爸喝,所以有那光生儿子没生女儿的人也有那嫉妒的人笑话说这辈子没喝糖水的命。
可农村的老人绝大多数是宁愿一辈子没糖没酒喝,也只喜欢生儿子。
姚晴天听了,想着父母这些年也的确不容易,上辈子到老还拖着一身劳伤风里来雨里去的劳作。
便想着给父母一次选择的机会。
“我可是告诉你,你女儿我这辈子就是吃香的喝辣的命,你要是打现在就跟着我,我如果以后做生意开店什么的你和我爸跟着去帮忙,以后老了也跟着我,我管你们。”
姚母不知道姚晴天说这话是经过怎样的心里斗争,只当对方说笑。
“开什么玩笑,我有三个儿子,我不跟着儿子,跟着女儿过算怎么回事?真要如此,你大哥二哥不得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你妈我就是劳碌命,我和你爸能动的时候自然能糊口,等真老了趟床上动弹不得了,就看你们哪个有良心给点吃的就行了。”
“不过你要真有能力,以后记得帮衬着点你三个哥哥,特别是你大哥,他两个男孩,用钱的地方多……”
其实姚晴天知道她妈根本不可能跟着她,就不说如今他们还年轻,身强体壮的,想着的都是帮儿子孙子干活挣钱,哪怕等他们老了干不动了,也要留在儿子孙子身边,不会愿意去女儿家。
儿子是根,女儿时泼出去的水。
姚晴天松开揽着姚母的手,兴致缺缺地继续叠她的衣服。
“你是我妈,生我了养我了,老了我要我养,我有口干的自然不会让你们喝稀的,但是照顾他们凭什么呀?”
女儿后面的话,姚母没往心里去,虽说她不会跟着女儿,但是女儿能说出这样的话,她觉得心里很熨帖,又觉得女儿是那个乖巧驯良的小棉袄了。
便母女俩继续谈心的架势压低声音问道:
“听你大嫂说赵军一个月能挣五六十,这还只是明面上的工资,平常他还会背些肉出来卖,听说还有些其他来钱的门路,屠户可真是个肥缺啊。”
姚晴天冷冷道:“我都不知道的事,她居然知道,我这大嫂还真是厉害呢。”
姚母此时听出了女儿情绪有些不高,但是话都说到这里了,怎么说也是她亲闺女,也没什么好拐弯抹角地,直接向姚晴天开口道她大哥要买辆自行车,赵军在镇上有门路,帮着弄张自行车票。
姚晴天也很干脆直接:“一张自行车票十五,你让大哥给了钱,回头我让赵军把票送过来,要是车也让赵军代买的话,百分之五的辛苦费。”
姚母听了瞠目结舌问:“这就弄个票,怎么还要收钱呢?”
姚晴天反问:
“那怎么能不收钱呢?你当票是大水打来的呀?赵军得拿东西跟人换,得请人吃饭。”
“再说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人想买自行车吗?这个也来找,那个也来托的,那回头有的弄到了,有的弄不到,又该怎么讲?
是先来后到还是先亲后友?到时候不该吵起来,最后都怪到赵军头上?
给钱了就不一样呀,谁先给钱谁先得,弄不来票的,我钱退回去就是了,也不至于被人抱怨不尽力。”
姚母听了还是有话说:
“那这也太贵了,再说他是你大哥,那也能和别人一样吗?十五块钱,差不多要你爸烧一个月窑了,买车的话,你们还要拿辛苦费?”
“那怎么就不一样呢?你也说了,他是我大哥,又不是赵军大哥。那就是赵军亲兄弟那也是这个价,要不然哪个又没沾点亲带点故?
如果大舅哥不是一个价钱,那亲堂哥亲堂弟又怎么算,他家里还有个赵明呢,亲弟弟,万一他也来找要票呢,最后说不定谁都觉得不公平,不得没完没了了?”
“你要说你这做妈的直接找我这做女儿要一点过节过年的费用,我给你就是了,但是这个钱你得让我大哥出,和大家一样,一碗水端平才行,这样你女婿后续开展工作才不至于焦头烂额,明白吗?”
姚母听了脑子都绕晕了,这女儿主动孝敬的钱她拿了是很高兴,但是说让她找女儿要什么过节过年费,她不缺吃不缺喝的也张不了那个口。
不就是一张自行车票吗,怎么说出如此许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