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3/4页)

贺图南随口夸了句这家小菜不错。

“北区的城改,跟政府挂钩,虽然上头是让市场来运作,根本原因,是没那么多资金砸里面,可这个活儿还得干,我要挣钱,北区要高赔偿,上头想把路打通要政绩,这是个机会。”

孙晚秋很好奇:“你能让大家都满意?那么多企业,没一个接北区改造的,你就没想过原因?”

“因为没有前例,谁也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更何况今年形式这么糟,形式越糟,上头越要想办法,这条路一旦打通,到时这里会建成标准的城市综合体。”

“但我听说,北区提的条件非常高,开发商都吓跑了,这事儿风传两年了,到现在都没动静。”

“这不很快就有动静了吗?”贺图南晃了晃啤酒罐。

“那么大的安置体量,你这楼怎么盖啊?”孙晚秋只关心最实际的,“你总得有打算吧?”

“他们不是既要房,又要商业吗?那就底下商铺,上头住宅,把容积率做到极致,一样的地,盖两倍甚至更多的房。”

“那也得合乎标准吧?”她大口吃面,腮帮子鼓老高。

“人是活的,标准也是活的。”贺图南把空罐一丢,准确地投进了垃圾桶。

“你让我考虑考虑,不能你在这海阔天空地说一通,我就跟着你了。”

贺图南意味深长冲她一笑:“可以,你不好了,我也不会留情面的。”

孙晚秋说:“那是,老板不行了,员工得跑路,员工要是自己不行,那也得随老板处置。”

“你会用电脑吗?”

“会。”

“公司初创,有时分工可能没那么明确,有些事需要你来做的话,你行吗?”

孙晚秋点头:“给钱我就行。”

她没考虑太久,很快,跟着贺图南进入公司,做前期调研,把北区的情况摸排一遍,整理材料,给上头提交了调查分析报告。

恰逢此时,北区发生了火灾,自建房乱七八糟堵了路,满大街违章建筑,消防车进不去,死了几个外来民工,舆论一下起来,媒体把北区这近十年的事儿数落一遍。

本来事情进展还有些拖拉,这事一出,贺图南公司后续事宜变得顺利起来。

拆迁许可证办下来后,主管部门发了《拆迁公告》。

社区开始做大家工作。

拆迁的事,沸沸扬扬传了两载,几度亢奋,几度失落,年前都说这事要黄了,不拆了,开始有人抱怨,说再不签约,真是要黄的,看到时怎么办,谁也捞不着好处。大家聚在一起,说只要有人条件一答应,立马就签。

谁答应你?人群里传出一声冷笑,又吵起来。

没想到,开了春,这事推的极快。

贺图南亲自往北区跑了几趟。

这地儿是越来越糟,到处是垃圾,污水,电线像乌黑的毛线团,房子多出个棚,从底下过,头顶是一线天。那些暧昧不明的店面,门口站着穿豹纹皮短裙的姑娘,嘴巴血红,看不出年纪。

自建房里,没有下水,冬天取暖只能烧小锅炉,每年都有火灾发生,直到今年,死了人。

贺图南那张脸太干净,行走街头,跟这里格格不入,孙晚秋见他皮鞋落了层灰,建议说:“贺总你还是穿球鞋吧。”她对他的称呼,改的非常自然,她从不在他跟前主动提展颜,贺图南现在的身份,是她的老板,她不掺和老板的私事。

孙晚秋扫着周边环境,心想,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七八年前,这里还是下岗工人的伤心地,眼下,却是暴富的机会来了。

只有小展村,无数个小展村,窝在山沟里,永生永世都没任何机会。

跟在旁边的策划经理陈路,跳槽过来的。陈璐原来在云上,今年一开年,大家都看出行业不景气,裁员的裁员,关铺的关铺,每个人都要想想退路。贺图南名不见经传,突然冒出来一样,公司改了名,叫新世界,他确实够新,人年轻,又是大城市回来的,一出手,就接了谁也没敢接的城改项目,政府隐退,让他跟这些老百姓缠去,陈路决定也冒次险,云上是本市老牌房企,资金链也能说断就断,银行催着还款,房子却卖不动,只能降价,保住现金流。陈路有危机意识,贺图南的新世界,虽然陌生,但这是本市第一个大的城改项目,政府虽然说企业主导,但还是要兜底的,开了局,轻易不能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