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第3/5页)

然而谁知,精通经文不一定一心向佛,满口梵语想的也不一定是阿弥陀佛。

还有可能是在宫内的地位稳固。

反正大行太皇太后崩逝之后,他们就再也没听这位娘娘讲过半句经了。

在宫里混的,哪个部门不想抱上一条金大腿、至少搂住一头搭上丰厚手笔阔绰的肥羊!

康熙四十三年,他们从敏若身上看到了希望。

那稀稀拉拉的几个金锞子,虽然看起来吝啬了些,但仔细想想,那都是希望之锞啊!

他们怎么能够嫌弃呢?!

他们想用他们热情的热脸过来和敏若沟通交流一下,尽力贴上敏若的冷手,明年好从中得到更多的好处。又因敏若本人颇通佛理,于是这群法师都发挥出各自的最高水平,努力做到三句一个佛理小故事,动不动引用一句经文,甚至偶尔混杂入几句梵语。

然后用热切殷勤的目光看着敏若,希望能够得到敏若的回答。

敏若:“……”

就是挺想走的。

好在瑞初很快就在兰杜灼灼的目光下拜完了佛,敏若脚底抹油一般迅速带着 女儿离去,看着她端然高冷不好接近的背影,法师长长地叹了口气。

又是眼睁睁看着金菩萨从自己眼前滑走的一天。

因瑞初的伤大好了,这个年整个永寿宫都是在一片喜气洋洋中度过的。

敏若吝惜供奉神佛的银钱,但在宫里做起散财童子来倒是毫不手软。

永寿宫上下自然都得到了最丰厚的赏钱,宫外的辛盼、兰英和兰齐等人也各有节礼,再有素日与永寿宫有往来的宫人们,各都得了锞子。

今年是小芽芽来到这世上过的第一个新年。

大年初一的那日,安儿和洁芳抱着芽芽入宫来拜年,敏若亲手将新打造出、錾着“福寿平安”四字的金锁挂到小芽芽的脖子上,接过孩子亲了亲她的额头。

“我们芽芽明年要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啊。”

洁芳立在一旁,看着敏若与芽芽亲昵,眸色不自觉地柔和起来。

安儿握住她的手,空气中好像都飘着一种名为“温馨”的东西。

这是她和敏若、安儿、瑞初一起度过的第四个新年,一切都刚刚好。那种名为温馨幸福的东西好像会令人上瘾,她就恨不得醉死在其中,颠倒沉沦,永不自拔。

她希望,她的女儿能够永远在这样温馨幸福的环境中长大,不必日复一日地盼望着新年的来临、父母的归来,不必在别人嘲笑她是没爹娘的孩子时眼中噙泪咬牙挺直腰身。

她和安儿,会给芽芽这世上最多的爱。

他们由衷的希望,芽芽能够成为这座大大的都城中,活得最幸福的小姑娘。

父母在侧,长辈疼爱,永远泡在蜜罐子里。

那些她不曾有过的东西,芽芽都会拥有,并永远拥有。

冬日天凉,安儿和洁芳不敢常常抱着芽芽折腾入宫,因而芽芽与敏若见面的频次便没有春夏秋日那样多。

年前倒是见得频繁一些,但这段日子见了敏若,芽芽还是总有一股子委屈劲,窝在敏若怀里紧紧搂着她的脖子,撅着小嘴好像多久没见到了一样。

小娃娃身体软绵绵、胖乎乎的,凑近了闻身上好像都是一股奶香味。

敏若忍不住深吸了口气,然后又在小娃娃的额头上印了一下,然后方对安儿道:“虽然过了年就要开春,但京里的天儿还是凉,你要仔细着,也不要总代带芽芽出来走动。”

安儿应了声“是,儿子知道”,又带着笑道:“二月里皇父便打算南巡,额娘若是随行,芽芽便有许久见不到玛嬷。若不趁着如今您还在京里多带着她来见见您,儿子还怕芽芽生气恼儿子呢。”

“胡说。”敏若嗔了一句,语气并不严厉,“净借着女儿浑说,芽芽她才多大,就会恼你了?”

安儿嘿嘿直笑,敏若摸了摸小孙女的头,满人祖制,无论男女,幼年都是不留头发的,脑后留一缕小辫子,大体瞧上去还是个小光头。

但冬日天凉,安儿和洁芳就给芽芽留了一层毛茸茸的头发,没多长,好歹护着那小脑袋,发丝柔软,摸起来手感颇好。

她抱着孙女换了个姿势,让芽芽安安稳稳地坐在她怀里啃糕,方偏过头,漫不经心地道:“今年南巡我不欲去,就留在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