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警觉(第3/7页)

兵部其余诸人各皆退下,鲁全和李成思被林棠请在旁边坐了。

林棠问:“王大人去年九月被贬,到如今又是九个月了,兵部上下一应事体都是你两位负责?”

鲁全和李成思都忙应是。

林棠笑道:“我看了鲁大人和李大人的履历。鲁大人原是武进士出身,为官二三十年,边关也去过,强敌也杀过,各省也转过,没到五十岁,就因功劳显著提拔了兵部侍郎。李大人就更了不得了,您是正经文人出身,书香世家,却一到任县令没半年,就率县兵铲除了流寇作乱,这之后知府按察使一路高升。有您两位如此文武全才的忠臣良将,怪不得陛下放心让兵部尚书之位空悬了这么久。”

鲁全和李成思先连连谦虚,又各夸林棠,说些愿和林棠一心办事等话,林棠自然也要谦虚一番。

互相吹捧完毕,气氛热络了起来,林棠方往正题切入:“我蒙陛下信重,担此重任,可你们也知道,我不过有几分偏才,是没考过文武举人,也没在六部正经做过官的。这‘尚书’两个字,我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可要做什么……”

她笑笑:“少不得我还要请你们两位给我讲解讲解,别在外人面前闹出笑话才好。若最近有什么难办的差事,也不妨说出来。”

鲁全和李成思对视一眼,分好了上午是鲁全给林棠讲政,下午是李成思。两人又主动把兵部五年内的存档找出来,给林棠做参详使用。

看着厚厚几大摞的条陈存档,林棠觉得至少到过年之前,她不会有一个休沐是空闲的了。

到了黄昏时分,李成思大略给林棠把兵部各堂乃至对二十二省各地的事顺了一遍,并无藏私。

他和鲁全正有一件极难的差事,必得侯爷出面才行。

“安海军想要清宁炮和燧发枪,兵部没有皇上的旨意不能拨给,南安郡王府就成日来催?”林棠笑了,“你们别管了,谁再因为这事找兵部的麻烦,一概让他们来找我。我当面和他们讲道理。”

皇上让她来做尚书不就是为了这个?

忠顺亲王和南安郡王府想反,在一步步试探皇上的底线。皇上若亲自应对就失了为君的“身份”,所以要推出几个人顶住,看忠顺亲王和南安郡王府是会顶不住压力自行认罪,还是索性反了。

不论他们选哪一种,皇上都不会承担逼迫臣子谋反的恶名。

听得这一句,鲁全和李成思真似如听仙乐耳暂明一般。

因离出国孝还有半个月,林棠没请兵部诸人到外面酒楼一聚,只说等出国孝后再热闹,便在众人的围随下出了宫。

这时林如海早已下班回家半天了。

带了一大摞机密材料,林棠不便骑马,早命杨树预备下马车等着,她正好也在车里闭目养神一会儿。

精神上的疲乏远比身体上的劳累更让人受不住,她不知不觉在车里睡着了。

杨树并不敢触碰林棠,恰是林黛玉从府里接出来了,便忙请她将林棠叫醒。

看林棠睡得香甜,林黛玉一是不忍吵醒她,二是做了许多年的妹妹,早想也能做一回“姐姐”,便和身后的薛宝钗等人笑一笑,伸出手要上车抱林棠下来。

但在林黛玉距离还有林棠三尺远的时候,林棠忽然睁眼,从袖子里抖出一把短刀,抽刀直指向林黛玉!

林黛玉一惊,忙闪身跳下马车,低声说:“姐姐,是我!”

林棠回了神,看清楚外头是林黛玉,忙把刀一丢,下车问:“玉儿,我没伤着你罢?”

林黛玉心还跳得飞快,试探着握住林棠的手,问:“姐姐?”

林棠歉疚不已,低头道:“我不是故意的,我以为是……”

看林棠神色极差,林黛玉略略平复了心情,便搂住她的胳膊,笑道:“这有什么,怕不是姐姐做噩梦了罢?咱们快进去,家里早备好饭,就等你回来了。”

林棠有一肚子的话,不知该怎么和林黛玉解释,偏是在家门口,还有许多外人,只得道:“好,咱们先吃饭。”

杨树探身到车里,默默把林棠丢下的刀鞘和短刀都捡起来,插刀入鞘,先收在袖里,并没敢直接交给林棠,恐让她们姐妹之间再说起这事。

看林棠的贴身大丫头夏浓走在最后,他便大着胆子,轻声叫:“夏浓姑娘,夏浓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