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忠义(第5/7页)
知道薛宝钗有意开玩笑让她高兴,林棠也故意做出一副浪荡子的样子,手指挑起薛宝钗的下巴,笑道:“不知薛姑娘是否也对在下倾心了?”
甄英莲一进来,就看到这个场景,笑道:“伯爷本来就比咱们都高,这么一穿呐,和宝姐姐还真配。不如您就娶了宝姐姐罢?”
她也请薛宝钗帮忙穿上甲胄,薛宝钗一边帮她,一边笑道:“那甄大人觉得我怎么样?可堪配为妻?要不要和伯爷抢我?”
大家笑作一团。
酉初一刻,常子山和赵珂带精心挑出来的一千五百禁军和两千京营将士在城门处集合。贺全义等苏长安的旧部已在其中。
林棠带着沈明照、甄英莲和夏浓朱琴两个一直跟着她习武,能撑住急行军的丫头,还有四个会武妇人来至城门。
骑在战马上的将士一眼望不到头,林棠最后和分别往镇北关、安西关去的指挥叮嘱几句,又振奋了一番士气,便命开门。
夕阳西下,城门外广阔的江山被染成了金红色。
林棠抬手:“出发!”
几千匹战马奔腾,扬起滚滚烟尘。
*
林棠在西北各处捉拿罪臣,惩奸除恶,清点空饷人数,整肃军队,严肃军规军纪,开展思想教育,大力促进牛痘接种时,她在三月十八这日凌晨送出去的密折早已到了皇上的案前。
京城距离金泉足有将近四千里,八百里加急送信,皇上在三月二十五这日晚上看到了林棠的奏报。
看毕,将密折递给太子,他抚掌大笑:“好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清宁伯!这份手腕就是男子中都少有,一日之内就将高廉和安修石一网打尽,不愧朕对她寄予厚望!”
太子看完,也不由笑道:“果然厉害!”
他起身对皇上一礼:“儿臣恭喜父皇得此能臣,大周必然会在父皇手中再扩疆域!”
皇上起身踱步,道:“给朕磨墨。”
太子忙要拿起墨锭,皇上道:“你不必动手,看朕怎么写。”
亲笔拟完草旨,皇上命召集内阁群臣,并承恩公谢云正和禁军统领、九门提督、翰林学士一同入宫。
与群臣言毕西北情况,皇上道:“朕有意让清宁伯将宁西军整肃完毕再回京中,诸位爱卿觉得谁能接任宁西大将军?还有高廉和安修石之罪与西宁郡王府脱不了干系,可西宁公毕竟是功臣后裔,又已年老,朕该如何处置?”
皇上登基十年,现下能在太极殿与他商议政事的几乎全是他认可的大臣。
能做到这个位置,即便不是心中真的赞同皇上,也能揣摩出皇上的想法。
是以皇上一发话,诸臣思索后发言,几乎有一半人在举荐宁西大将军时提到了秦朱安,又说西宁公祖上虽然有功,但高祖皇帝封安家为郡王,已是极大的恩典,如今西宁郡王后人不但不念皇恩,反而做下这许多损伤国体之事,即便不说罪加一等,也理该按律处置。
皇上叹道:“虽朕有心厚待功臣,怎奈一个贾家是这样,一个西宁郡王府又是这样。幸而余下几家倒还忠心。不然朕死后,又有何等颜面地下去见父祖!”
诸臣纷纷说皇上万寿无疆等语。皇上笑道:“世上何来万岁之人?朕只求生前无愧于天地祖宗罢了。”
他又派人拿秦朱安等人的履历来,当着诸臣的面看了一回,便命人拟旨,封秦朱安为宁西大将军,接旨后立刻到金泉府赴任,暂听清宁伯之命行事。又亲笔御旨,命清宁伯将宁西军顽疾除毕后再行回京受赏。
至于西宁郡王府和高廉的子孙,暂皆捉拿下狱,封锁西宁郡王府。等清宁伯将具体罪证送入京中,再命三法司审理。
正事完毕,诸臣退下,刑部尚书和禁军统领去西宁郡王府拿人,谢云正留在最后,笑道:“陛下,棠丫头只怕一两年回不来了,臣明日与林大人知会一声?”
皇上点头笑道:“这很应该。”
到了第二日朝会散后,京中几乎无人不知西宁郡王府昨日夜里全家被下狱了。
宁荣二府之人被下狱时,都说是荣国公夫人亲自告的御状,今日西宁郡王府被封,虽说也是儿孙不肖,违反律法之故,到底证据还未明确。且安家为郡王府上,现下还有公爵,贾家当日即便为一门双国公,也不能与郡王府平起平坐,何况贾家人被下狱时,贾赦只是一等将军,贾珍只是三等将军,更不能与西宁公相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