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隐瞒(第4/5页)

林如海一笑:“琏儿这孩子从小就心思多,给他说两句话,他能解出七八个意思,就让他猜去罢。”

言毕,林如海禁不住咳嗽了两声,林丰忙给他顺气倒茶。

林如海喝茶润喉,问:“你家的怎么说?”

林丰退后一步,又躬身道:“老爷,我家那口子说,她同曹华家的和荣国公府老太太推了数次,但老太太定要琏二爷护送姑娘回来。”

林如海再问林丰数句荣国公府情况,林丰皆恭敬答了。林如海眼神渐暗,面色却越来越平静。

林丰久未见老爷这等神色,甚觉心惊肉跳,幸而没过多久,外头人就报:“老爷,姑娘来了。”

林如海忙让女儿进来,又让林丰先下去。

林丰到得门口,先低头退在一边,等林黛玉严嬷嬷林棠等都进来,方合上门退出去。

林如海在前院的书房也是正房五间,东西厢耳俱全。但林如海平日起居并不在五间正房内,只在东面三间耳房里。

这三间屋子小巧,摆设也简单雅致,一应椅袱坐垫靠枕,不是青色,就是墨色,墙上只有一卷黄庭坚的书,是林棠认得的名家所做,其余字画似皆是近几年做的。

屋子里布置得素淡,颜色都偏于暗色,天早已黑全了,屋内点着灯烛火盆反衬得林如海的面色比白日见时更加青黑。

林黛玉本就心中认定林如海病重,见了他这般,急得哭道:“嬷嬷们说爹爹只是身上不好,我就知道都是哄我的!”

林如海欲想把实情都告诉女儿,又觉得不妥,他先轻抚林黛玉的背,哄林黛玉别哭,又看严嬷嬷一眼。

严嬷嬷便对林棠紫鹃道:“姑娘们随我来,到那边吃些热茶,歇歇罢。”

林棠扭头去看林黛玉,正和林如海的余光对上。

她心头一凛,不动声色,低头和严嬷嬷出去了。

雪雁也知机出至外间。

屋内只有他们父女两个,林如海才拿帕子细细给林黛玉擦泪:“玉儿,你别慌,林丰家的曹严华家的说的都是真的,我无事的。”

林黛玉哭道:“爹爹怎么这时候还哄我!”

林如海无奈,为使女儿少哭,只好起身拿了烛台过来,往自己面前照,说:“玉儿你看,你爹爹可似是要死的人?”

林黛玉心头一痛,先说:“爹爹莫说这不吉利的话!”

与女儿对视半日,林如海先移开眼神,不由一叹:“玉儿长大了。”

长大了,和敏儿更像了。

林黛玉哽咽道:“一去三四年,我长大了,爹爹却老了。”

林如海心酸不已:“好孩子,人哪儿有不老的?”他说:“玉儿信我,我身上确实不好,但非病重难医,那不过是托辞。不然,过几日方便,咱们请大夫来看看?”

“请!明儿就请……现在就请!”林黛玉站起来就要叫人。

林如海拦住林黛玉,哭笑不得:“玉儿,你先听我说几句,好不好?怎么出去几年,性子急成这样。”

林黛玉跺脚:“还不是爹爹惹人担心!”

好说歹说,总算把女儿劝住,林如海斟酌着问了林黛玉些话,都是他十分在意,要反复确认的。

比如荣国功府居长袭爵的贾赦是否仍住偏院,不袭爵的贾政却住在荣禧堂里,还有他家是谁管家,规矩是怎么样,贾宝玉是否真的一年只上半年的学,还气走了好几位先生,都要十一岁了还住在内帏,就和林黛玉住在东西对面等。

林如海越问,林黛玉的面色就越白,答的也越迟疑。

“外祖母还没有把宝玉搬出去的意思……”艰难吐出最后几个字,林黛玉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不想抬头看林如海的神情。

但林如海的手实实在在扶在了她的肩上。

“玉儿,这不是你的错,是我错了。”林如海叹道,“我本以为你外祖家乃是国公后人,你娘便是贾家的女儿,你到了京里,必能得妥善教养,比在家里好得多。没想到十来年没去,那府里已经这等没规矩了。”

“你外祖母年岁渐高,溺爱子孙也是人之常情,你与宝玉都还算小,不过住在一个院子,又不是同室而居,还有长辈在,倒无妨的。”林如海对林黛玉道。

林黛玉方渐渐抬了头,低声说:“爹爹怎么总是哄我?”

林如海一笑:“你是我女儿,我不哄你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