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5/8页)

这样既不得罪蔡富贵,又能讨好王翠芬。

“既然你不愿意那就算了,真是谢谢你来对我说,你把这些东西都拿走吧,我家里人不爱吃零嘴。”

王翠芬好声好气的和他说,她公公和她说过,碰到小人,尽量别得罪他,最好是能绕着就绕着。

要是得罪了这个刘大宝,往后他在她做的菜里,放点啥东西,虽说弄不出啥大事,但小麻烦是有的。

“王师傅,这是我专门给你和你家人买的。

我看见你,就像看见我那个早死的亲娘一样,她活着的时候,我没来得及孝敬她,你就让我孝敬孝敬你吧。

这些东西,值不了几个钱。”

王翠芬听他这样说,更要让他把东西拿走了,把他提来的两个网兜子,塞到了他怀里,还有他带来的布。

“大宝啊,你有这个心就成了,婶子念你的好,可婶子不缺东西,你带回去吧,这布,你留着自个做衣裳穿。”

王翠芬好说歹说的把人给送走了。

周老抠晚上回来后,一家人坐在一块,都觉得王翠芬做的对。

像刘大宝这样花言巧语的小人,不能得罪,但也不能应下来,那菜谱是周老太爷一辈子的心血,是他们周家的传家宝,说啥也不能外传。

往后王翠芬做饭的时候,也要注意了,不能让人偷学了去。

还有,无论外面怎么夸,王翠芬都不能当真,自己几斤几两,她要明白。

她还对儿子儿媳说,她要是飘了,就说说她,因为一个人经常听夸她的话,时间长了,保不准会当真。

甚至,王翠芬还想出了个辙,往后每个月十五那天,家里要吃一顿麦麸子蒸出来的窝窝头,最好是让家里那个做饭最难吃的人做。

这能让他们一直提醒自己,提醒自己如今的好日子来之不易,要珍惜,做人不能飘。

要经常想想以前的苦日子。

王翠芬说出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家里的人,就连猫蛋都对她刮目相看。

吃了晚饭,回到屋里后。

周老抠把下午拉着驴车去帮纸盒厂拉纸盒挣的三块钱交给了王翠芬。

纸盒厂在粮站没有借来车,听说周老抠家有头毛驴,中午吃饭的时候,就找过来了。

周老抠在纸盒厂当看门的,和厂子里的人也都熟的很了,二话不说就把毛驴牵了出来,套上板车,去帮厂子拉纸盒去了。

他们厂子咋说啊,厂子不大,每次去拉纸盒,都要去粮食站借车,可有的时候压根借不到,并且价格还不便宜。

即使接到了,车子一下子也装不满,就造成了浪费。

纸盒厂的主任相中了周老抠家的毛驴,想让它进厂帮着给拉货送货啥的,也给它开一份工资,问周老抠愿不愿意。

周老抠哪有不愿意的啊,当场就应了下来,现在就连他家的驴都领上了工资,吃上了城里的饭。

现在就剩家里的两只芦花鸡了,街道的人前几天来过一次。

因为他们是乡下人,户口还没有扒过来,所以他们养鸡,也不好说啥。

王翠芬从三块钱中,拿出了一块钱,

“这个你拿着零用吧。”

“你上次给我的,我还没用完哪。”

周老抠没啥用,也就在食堂吃饭的时候,能用得着。

“现在咱日子过好了,你在你们食堂那,也别捡便宜的饭吃,挑那好的,人家吃啥,咱吃啥。

对了,你明天去上班,我把家里做的糟鱼,给你装好了,明个你早上走的时候,别忘记拿。”

“记着啦。”

周老抠抽着纸烟,他之前用的烟枪,已经被王翠芬给藏起来了,不让他用了。

这种纸烟刚一抽,还有点不习惯。

“等我发了工资,给你买一盒那个叫啥牡丹的烟,听说那个烟好。”

王翠芬一边铺着床,一边说道。

“我抽一般的就成,别浪费那个钱。”

周老抠节省惯了,他这辈子能抽上这纸烟,都不赖了,这是以前不敢想的。

“就买一盒,咱也尝尝那好烟是啥滋味。”

王翠芬闲不住,坐在床上,又补起了布鞋。

这鞋子穿的后脚跟那里又破了,也不知道脚咋恁费鞋子。

这双老布鞋,是王翠芬从老家穿过来的,虽然已经补了好几次,但还舍不得丢,补补还能穿。

她用的是黑布补的,旁人也不咋能看出来,穿出去也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