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仿佛是领悟到了什么(第2/3页)
自己现在算是能够直达天听的人物了,也不再是以前那种无名之辈。
写歌也是一样,最早时期随便一个三流导演就可以让自己站起来唱歌表演。
后来是二流导演姜万源,这个二流导演让自己在饭局上唱歌,自己当时不觉得有什么,直接就唱了,挣了五十万。
再之后自己有了名气后,让自己唱歌就少了很多。
后来王贞卿结婚那次,鱼总倚老卖老仗着企业家身份给自己难看,挤兑自己上台唱歌。
现在呢,他还敢做这种事情吗?
开玩笑也要看人,自己现在是很多人只能巴结,不能也不敢开玩笑的强大存在。
老子……真牛逼啊!
张日隆突然觉得自己这几年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就要这么干才对味儿!
张日隆觉得舒服极了,原来还担心以后没才华了怎么唱歌,现在问题全解决了。
身份高了,根本就不需要在意这种小事情,到时候直接拒绝就行。
聊着聊着,大家又聊到了今年的环境问题。
一个企业家询问道:“张总,今年的经济真的好起来了吗?我怎么感觉这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张日隆露出自信的微笑,低头端着水杯澹澹的喝了一小口。
草,又是这种垃圾问题,你们自己都知道难做了,还非要让我说今年经济起飞吗?
张日隆那高深莫测的样子,让大家看不懂,甚至是开始怀疑自己。
陶总小心的询问道:“张总,实不相瞒,我也觉得这几年,尤其是今年这生意越发的艰难了,这经济真的好了吗?”
旁边一个实体业老总也说道:“是啊,我也觉得真快撑不下去了,统计局的资料倒是越来越好,但我们都知道,那玩意儿假的厉害,问题就是现在我们谁都不知道哪个数据是真的。”
不仅是你们不知道啊,我也不知道。
张日隆不仅是自己不知道,他还知道上面现在也拿不准了,开始怀疑他们认为的那份真实的内部统计数据是惨了假的。
其实一直都觉得掺了水的,只是到底加了多少水呢?完全调查不出来。
所以说目前就是上中下都找不到能够相信的真实数据,最上层的人可以通过水电和一些必需品的消费数据来大致的估个准,而这些企业家就只能从周围人和自己的情况来推断。
也有例外,张日隆就是例外,基本上所有人都认为张日隆最懂经济,也最懂真实数据。
这种想法很莫名其妙,又合情合理。
张日隆是那种从小就从普通人环境里成长的,就算是有一个企业家父亲,也不妨碍他是从基层里崛起的。
不论是生意能力还是对市场的把握,以及管理和选拔人才的能力,张日隆都无可挑剔。
事实上一开始,在张日隆刚拍完白蛇传的时候,上面的意思就是把他招进文工团,后期在文工团接受军训和指导后,直接从旅游局开始从政。
就是没想到张日隆走出了另外一条道路。
张日隆的赚钱能力,以及搞商业的能力,还有大规模组织的能力,让大家对他有一种特别的信任。
张日隆懂经济!
我懂你妈的经济啊!
张日隆看大家都看着自己,可以非常肯定自己只要说有寒气,明天这寒气就能传递到京城去,到时候大家一起寒。
今年的压力已经快要爆炸了,谁想这个时候听真话?
本来就没多少信心,万一各个地方的企业领导因为自己一句寒气就自暴自弃,或者是收缩业务自保,那……是真话也不能乱说啊。
张日隆笑着说道:“其实经济复苏早就来了,只是大家没有注意到。”
众人一惊,满是疑惑。
“经济复苏了?为什么我感觉不到?”
“我也一样,只觉得今年生意比去年更难做。”
大家都怀疑自己,并不怀疑张日隆,只是想不明白。
张日隆继续假笑着说道:“我确实是有能力,只是更多的还是依靠着经济起飞的这股东风罢了,这一个人的崛起,当然离不开个人的奋斗,也需要一点点的运气。”
陶总不懂,“经济哪里起飞了?我怎么感觉不到?”
张日隆笑了笑,拿起水杯喝了一小口,用三五秒时间想到了瞎话,微笑着说道:“就和下雨一样,春江水暖鸭先知,几位感觉不到,是因为你们企业里拿钱不干活的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