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江中郡难,朝廷赈灾,官员贪墨,嫌命长了?(第4/8页)
他看向顾锦年。
储君二字,别人提无所谓,但顾家提的话,多多少少有些其他成分在当中啊。
毕竟顾家体量太大,尤其是顾锦年,整个顾家在陛下的眼中,肯定不如顾锦年,自然而然,顾家现在可以抉择出皇帝。
“顺其自然。”
“太子仁厚治国,这是一件好事,大夏王朝历经开国之战,又遭遇种种战乱,的确是需要一位仁君治国,使国家修身养性。”
“但天命之争浮现,也需要去斗争,秦王也不错,只不过长幼之分,是自古的道理,侄儿无意牵扯储君之争,到时候让他们自行处理。”
“陛下若是选择太子,侄儿就安心辅左太子,如若陛下选择秦王,侄儿也会安心辅左秦王,仅此而已。”
顾锦年出声,表达了自己对储君的想法。
无论是太子还是秦王,各自都有各自的优势,只不过长幼的问题,终究是天下人认可之言。
说到底还是两个人都有优势,但太子的优势要大一点。
当然,若是太子真做了一些错事,或者是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顾锦年也不会支持太子。
玉辇内。
顾锦年算是听明白了。
只要太子不犯错,那太子登基就没太大问题了。
“可若是陛下非要问你呢?”
“锦年,秦王跟咱们顾家关系很好,小时候一直跟着老爷子,老爷子也说过,秦王算他半个孙子。”
“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
顾宁涯继续出声问道。
一时之间,玉辇内气氛有些凝重了。
秦王的确与顾家关系很好,从平日里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秦王是真把顾锦年当做亲兄弟,这情谊摆在这里,要说没有一点影响是不可能的。
毕竟顾宁涯其实就是比较偏向秦王的。
“到时候再说吧。”
“还是继续聊回灾情。”
顾锦年不想谈论这个话题,至少永盛大帝现在还活着,老当益壮,十年内只怕都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何必纠结未来的事情?
“恩。”
顾宁涯也没有继续谈论这个敏感话题,而是继续开口道。
“户部来信,保留大夏基本开销之外,多余的银两,可购买五千万石粮食。”
“考虑到大规模购买粮食,会引起粮价增长,故而选择一个月购买一千万石粮食,这个可否?”
顾宁涯询问。
“可以,再让户部配合兵部刑部,告知大夏百姓,可以不卖粮,但决不允许随意涨价,粮价增长波动,只要在合理范围内一切好说,若有人胆敢借此机会,发国难财者,一律杀无赦。”
顾锦年点了点头,同意户部的要求,一口气买五千万石粮食,肯定会惹来巨大的市场波动,一个月一千万石,算是比较平稳。
再由户部,兵部,刑部,三大部门联手打压粮价增长,也算是稳定民心,不然真的飞涨起来,可能灾区不乱,大夏内部就先乱了。
“好。”
顾宁涯点了点头,记录下来,到时候要统一送回京都。
不过,就在此事,一道声音从玉辇旁响起。
“侯爷。”
“指挥使大人。”
“后方骑兵来报,太孙来了,要来找侯爷。”
“是否相见?”
随着侍从的声音响起,玉辇当中,顾宁涯和顾锦年皆然不由露出好奇之色。
尤其是顾宁涯,更是喃喃自语道。
“这个小混蛋怎么来了?”
不过话音说出,顾宁涯马上闭嘴。
李基是太孙,骂他小混蛋,不就是骂太子大混蛋,皇帝老混蛋吗?
万幸这些都是自己人,否则的话,这话要是传了出去,铁定挨一顿狠抽。
“让他来。”
顾锦年出声,虽然不知道李基为什么能来,但顾锦年没有阻止。
如此,半刻钟后,玉辇停了下来,很快满脸堆笑的李基走了进来。
“锦年叔。”
“宁涯叔爷。”
走进玉辇内,李基显得有些风尘仆仆,他吐了口气,紧接着随意坐在软枕上,笑呵呵的看着两人。
随着他坐稳没多久,玉辇再一次启程,没有半点停顿。
“李基,你怎么来了?”
“不会是太子爷走了,你自己偷偷熘出来的吧?”
看着李基,顾宁涯有些好奇了,也很紧张李基是不是私自跑出来的,这要真是偷偷跑出来的话,那就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