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新学!知行合一!大夏天灾!降临!(第4/8页)

他的想法就是,把自己的余光散发一下,改善改善国家,能帮就帮,剩下的让王朝自己来处理,自己该休息的时候也要休息,奔着退休去干活的。

但苏文景说的一点都没错,现在国学的确最适合自己。

除非自己不进任何学派,那这样的话,又不太好。

“得好好考虑考虑了。”

顾锦年心中喃喃自语一声,这些他都不是很满意。

非要说最满意的,其实是‘心学’,没穿越之前,顾锦年读过心学,当时没有太理解意思,可随着来到这个世界这么长时间,遇到了这么多事情。

顾锦年愈发对心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奈何事情太多了,根本没有空闲时间让自己好好去感悟。

既然现在要面临学派选择,顾锦年打算未来一段时间,好好学习学习,同时也算是静下心来,感悟这个世界的儒道。

顾锦年是觉得自己这段时间太过于急躁了。

应当读书,好好明悟一二,也要好好反省反省。

“恩。”

“好生回去休息吧。”

苏文景点了点头。

如此顾锦年告退,他一个人回到了住处。

科举结束后,大夏书院冷清了许多,九成的学生都回去了,类似于王富贵他们也回家了一趟。

其余人或多或少也离开了书院,除了一些大儒和夫子之外,书院内没有其他读书人。

虽有些孤独,不过也算是清净。

如此。

一连半个月过去了。

这半个月的时间,顾锦年每天早睡早起,白天写国策,晚上就是在悟道,关于心学。

不得不说的是,回头去了解守仁先生的心学,顾锦年愈发有无数感想。

这个心学太符合顾锦年的三观了。

知行合一致良知。

光是这一句话,就可以让人穷其一生去研究了。

什么是知?

什么是一?

如何实践?又如何去践行?

这些都很深奥。

顾锦年也只能从四句教中慢慢领悟。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至善至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如若没有这四句话,顾锦年很难去理解。

但心学这东西顾锦年曾经也有所研究,心学最早其实源自于亚圣孟子,而守仁先生将心学给予一个完善补充。

儒学这个东西,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见解,这半个月来顾锦年有时极其迷茫。

甚至好几天睡觉做梦都在思考心学。

以致于念头难以达通。

但有时候吧又感觉抓住了什么,却转瞬而逝。

这种感觉很痛苦,让顾锦年不得不强行扭转思维,将精力放在国策上面。

原因无他。

如果一直去研究心学,自己一定会出事。

阅历不行,强行去理解,容易钻牛角尖。

很多事情,你不知道是对的还是错的,今天你认为是这个意思,可到了明日你又会觉得是另外一个意思,反反复复这么一折腾,就容易出大问题。

这回顾锦年也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一些老儒常常会因为一本书去研究个几十年了。

“学术之说,当真是恐怖,我还是要多增加一点阅历,才能去理解,以现在的认知,强行去理解圣人之意,只怕会出大问题。”

窗下,顾锦年苦笑不已,说实话前些日子他还想过,自己花费点时间,将心学好好理解一二。

指不定去了稷下学宫,自己把心学开创出来,然后念一句知行合一,绽放异象,争夺天命印记。

现在想想自己还是太年轻了,很多事情看似明白了,其实还是懂那么一点点。

唯独经历过一些曲折,才能成长。

故此,顾锦年全心全意投入在国策上面。

大夏王朝依旧是自己的大本营,说句实话,一开始的确有些担心,怕自己太优秀老舅会嫉妒自己,后来吧顾锦年也逐渐明白了几个道理。

这里是仙武世界,寻常的个人实力肯定比不过王朝力量,但当个人实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生死就不是王朝可以抉择的了。

就好比自己,若是自己再往前一步,说句难听点的话,哪怕是后世之君想要杀自己,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再加上后世之君为什么会杀自己?纯粹觉得王朝鼎盛了,杀两个功臣增加点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