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孔圣印记,对话古今,天命加持,儒道圣器(第3/8页)

“你的意思是说,太祖皇帝登基,孔家用古今册评判太祖皇帝?”

有人好奇,忍不住问道。

“恩。”

“有这个可能性,古今册可评古今往来所有的王侯将相,若留好名,则可增加王朝国运,若是恶名,则会降低王朝气运,天下人都会认可。”

对方回答,认为可能性很大。

一时之间,无数人震撼,同时也彻底明白,为何孔家的地位会这么高。

原来不仅仅只是尊重圣人那么简单啊。

手握春秋笔,可削王朝气运。

再有古今册,可评价王侯将相,虽天地意志主导,但人为也能干扰一些。

这可是大杀器啊。

“那问天镜的作用是什么?”

又有人询问,十分好奇。

“这就不清楚了,传闻当中问天境通往一处圣境,可领悟天地玄奥大道,孔圣当年便入了圣境之中,感悟天地,从而完善儒道。”

“后来也成为一件大杀器,可斩一切魑魅魍魉,这三件圣物,应当是在孔家之中。”

“原来如此,可为什么一直没有见到过啊?”

“是啊,这么多年,都没见到孔家使用?这是为何?”

“当初江宁郡妖兽作祟,孔家为何不以问天镜斩妖啊?”

一道道质疑声响起。

充满着好奇。

既有圣物,为何不拿出来斩敌?

“这就不清楚,或许是因为激活这些圣物需要一定代价,除此之外,也想不到其他可能性。”

“恩,这个说法行得通。”

“这就是孔家万年不倒的原因吗,当真是恐怖啊。”

“也并非仅仅只是依靠圣物,圣人意志,万古长存啊。”

“是是是。”

他们议论着,又扯到了孔家,有人下意识感慨一句,却马上意识到问题,连忙致歉。

这就是孔家的地位。

让人不敢多言。

“现在不是说孔家的事情,世子殿下这玲珑圣尺有什么作用啊?”

“是啊,这玲珑圣尺有什么作用啊?”

“春秋笔,古今册,问天镜,一个个都如此神通了得,这玲珑圣尺有什么用啊?”

一道道声音响起。

许多人听的如痴如醉,比那些天桥说书人都说的精彩万分,自然而然也产生了好奇心。

想知道顾锦年的玲珑圣尺有什么作用。

“让我想想,我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中年儒士皱眉,在努力思考。

所有人都看向他,充满着好奇与期待,过了片刻,他一拍脑袋,有些激动道。

“我记起来了,这玲珑圣尺的作用,是可以削他人才气,直至化凡。”

中年儒士激动出声。

可这话一说,所有读书人沉默了。

削他人才气?

直至化凡?

要不要这么恐怖?

对于读书人来说,什么最重要?

官职都是其次。

最重要的就是儒道境界,腹中才气。

毕竟读书人有读书人的圈子,有些官员虽然官职很大,可若是去了一些名流聚集之地,官员还真不够看。

儒道的势力很强,别看朝廷一些大官不是大儒,可实际上很多实质权力都被读书人把控着。

尤其是一些看起来很不起眼的权力,都被读书人死死捏着。

就好比户部。

百万两银子拨款,肯定是户部尚书说了算。

可那种小额度拨款呢?

这个县衙要三千两,那个县衙要五千两,那边有个县衙要个一万两,一府之地,多少也有七八个县衙,每年光是这种拨款都是不计其数。

那这种几千两银子谁来审批?

户部尚书来审批?

答案肯定是不可能的啊,就是由下面人来做,可这其中的利润又有多少?

故此,读书人最看重的就是才气,儒道境界。

若有儒道境界,只要别太横,找个老师当靠山,既能当官,又受人敬仰,去哪里都会有人给面子。

而顾锦年文府当中的玲珑圣尺,就是可以直接削他人才气,才气一削,大儒也怕。

修成大儒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玩意简直是大杀器,读书人眼中的大杀器。

拥有这个,就等于是掌握天下读书人的软肋,谁敢不从,削其才气。

“有这等神物,往后天下读书人,谁敢招惹世子殿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