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帝王之怒,罢黜百官,囚禁宰相,朝野动荡(第7/8页)

“匈奴之事还没有决定,陛下说宣战,可兵部并没有开始运作,这个节骨眼闹出这种事情,对我大夏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啊。”

“定是这帮宦官奸臣,蛊惑陛下,还设立什么东厂,无非就是想要掌权,当真可恨。”

“哎,管他可恨不可恨,现在当务之急,并非是谁对谁错,而是如何化解陛下与百官之间的矛盾,这才是问题所在。”

“皇权至上,百官如此挑衅,的的确确不好,冲撞皇权,陛下大怒这也是合情合理之事,只是东厂设立,也的确不好,已经有了悬灯司与镇府司,再来一个东厂,确实不妥。”

学堂内,众学生你一句我一句,有人心中担忧,毕竟家中父亲到现在还没回归。

有人害怕,生怕十二年前的事情再一次发生,一但如此,那就是诛九族啊。

没人想死,尤其是这些权贵们。

还有人憎恨这些太监,不过还算是有人清醒,知道问题所在,与太监没有太大关系。

听着众人开口。

顾锦年显得很平静,这么大的事情,的的确确麻烦。

尤其是此时此刻的大夏,与匈奴国的问题才是最大,内部最好不要出什么问题,不然的话,麻烦更大。

只不过,顾锦年能明白自己舅舅的意图。

说白了一点,稳固皇权嘛,很简单的意思。

可百官的行为,顾锦年更能理解,毕竟被一群宦官管着,谁服气?

哪怕是请一些大儒来管,他们愿意,而且心甘情愿。

毕竟大儒不是皇帝的人,办事也是根据大家的规矩来。

可太监不一样,纯粹就是皇帝的人,朝廷鹰犬,天之家奴,这样一来谁愿意?

细细来说,就是皇权,相权斗争。

皇权至上,说一不二,好处就是大统一,不担心出现内奸这种问题,毕竟皇帝不可能是内奸吧?

可坏处也很简单,臣子们没权力了,原本大家是股东,现在直接变成打工仔,有几个人愿意?

皇权平衡,好处就是有什么事情大家商量着来,而且皇帝占最大的权力,基本上你开口了,我们都让,只要不是太违规的事情。

你总得给我们点好处,不然我们干活没劲啊,而且工作办不好,惹你不开心,随时面临着抄家,那谁受得了?

坏处也很明显,皇帝说话不管用。

其实这玩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棘手问题。

你想当明君,必须要平衡,皇权与官权的平衡。

你想当暴君,那没事了,你就是老大,不服就杀。

只要你不担心臣子叛国造反就没啥大问题。

只不过古今往来,有几个皇帝不想当好皇帝?大多数皇帝都有一个当好皇帝的梦想。

死后被人吹捧,名传千古。

只不过往往没几个皇帝能当明君。

原因很简单,因为是不是明君,不是皇帝说了算,也不是百姓说了算,是满朝文武说了算,是天下读书人说了算。

所以既然是他们说了算,那你就得让步,就得听谏言。

臣子们整理出一套儒家圣人的行事标准给皇帝,你按这个走,你就是圣君,是明君。

你要是不按这个走,你就是暴君,是昏君。

就这么简单。

所以这件事情的根本矛盾,就在于一个想一家独大,彻底收走官员一切权力,一个是百官集团,所有的散户聚集在一起,对抗大股东。

输赢亏的都是大夏王朝。

“世子殿下,要不你入宫一趟,找一找陛下,说说好话,毕竟你与陛下关系好,指不定陛下就听你劝呢?”

突兀,有人开口,这般说道。

此话一说,不少人不由看向顾锦年。

还真别说,这是个办法。

只是,顾锦年听到这话后,不由苦笑一声。

“满朝文武,当朝太子和皇子都去求情,我去不去也无所谓啊。”

顾锦年不去。

这件事情闹的太大了,很僵硬,尤其是自己舅舅很有可能现在正处于气头上。

自己跑过去,不管说什么,即便是最终能说服自己老舅,但过程一定是挨喷。

甚至索要的二十万两黄金可能都没了。

倒不如先消停一二,毕竟文武百官的的确确有点嚣张。

皇帝虽然有不对的地方,但尔等居然一点面子都不给?真他娘的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