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和亲(第3/4页)

真正的严冬还未来临,只等这一场将下的、淹没一切的大雪。

一刻钟后,军中重要的将领和后勤处的负责人都到了明野的帐子里。

众人才得知消息,原来北疆人抽出一部分兵力,跋山涉水,去了寒山城,并将城中百姓当做筹码,威逼长公主和亲。

郭子樊是个急性子,当即道:“怪不得这些日子北疆那群狗杂种都龟缩在关外不敢动弹,原来早偷偷摸摸去了别的地方!”

明野站在沙盘边,指示道:“寒山城那边不能不管,是数十万条人命,必须派兵前去支援,且只能胜,不能败。”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寒山城死了那么多人,这两年的仗也算是白打了。

几人的神色都分外严肃,听从明野下一步的指挥。

明野却似乎没有那么紧张,他说:“下雪之前,要打一仗,且要先攻。”

郭子樊疑惑地问道:“既然要分兵前往寒山城,何必又大动干戈,暂且按兵不动,不是更为安全?”

明野随意道:“两边都空虚,更要佯做攻势,使他们不敢出兵。”

寒山城的消息已经传出来了,大胤这边的人知道对方兵力不足,不出兵反而奇怪。

但明野的语气有点奇怪,似乎很不耐烦,连郭子樊这样的性情都能听得出来。虽然战事告急,一般人都会有所异动,但明野不是一般人。郭子樊身为副将,曾和明野一同率领五百精兵火烧北疆粮仓,差点被羴然人追上。那样的濒死之际,明野都胸有成竹,没有一瞬间的动摇。

另一边的校尉乔术附和道:“大将军所言极是。就是前往寒山城的人选更是重中之重,不知哪位……”

这场仗不可能赢得轻易,要以长途跋涉的疲惫之师打败在寒山城固守的羴然人,一旦失败,就是埋葬了寒山城数十万人的性命,终其一生都要背负起这场祸事,任天下人指责。是个吃力不讨好,说不定要将自己的命都搭进去的苦差事。

明野抬了抬下颌,不急不缓地打断他的话:“我亲自去。”

作为主帅,明野本该坐镇军中,不应轻易离开,是理所当然的事。他却选择亲自前去,如果出错,就是身败名裂。

在场之人,无一不惊讶错愕。

但这两年下来,明野从未出错,在军中威望极高。他的话已经出口,不会有人质疑,所以纷纷答应下来。

本来还在休养生息,突然多了这样的大事,军中又立刻马不停蹄忙碌了起来。

帐中只剩明野和周照清两个人。因事情来的突然,周照清也必须留下看顾粮草,准备后勤。

周照清倒没有推辞,他是不懂打仗,却很明白利益交换的道理,理智道:“此时北疆正处空虚,再打下去,不就能将他们彻底赶回草原了吗?寒山城之事,虽然着急,也不用你亲自前去吧。”

这么说着,抬头朝明野看出。

帐子中的灯光昏暗,连明野的面容也都模糊在其中了。因为明野以身作则,军中上下都极度节俭。此时的火烛也远不够将帐子里事物照得明亮。明野愿意省下这一点,分派给底下的士兵。因为他知道夜里多这么一点烛火都很重要。

明野是一个将利益算计到了极致的人。

周照清不觉得他不明白,但还是忍不住提醒。

他自认为想得很周到:“至于公主,身份尊贵,总不可能轻易出城和亲。”

明野听到这话,偏过头,目光停在周照清的脸上,过了好一会儿才移开。

周照清心中悚然一惊,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明野没有表现出生气,他叫了一声周照清的字,轻声道:“我是为了救人。”

周照清听了,觉得后面还有话,明野却没有说出口。

有的话明野不会说给人听。

就像没有人了解真正的明野,周照清也不能。他是知道明野的过去,但也是是比别人稍多一些。

所以当时周照清不能明白。直到几日后,明野早已率领大军离开,上京城中传来消息,长公主自愿和亲。他在大雪中站了半刻钟冻得打哆嗦才反应过来。

明野的确不是圣人,也不可能成为圣人,他却将心放在了那样一位长公主的身上。

明野也是为了救已。

长公主是他的半身。

周照清长叹一口气,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