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第3/4页)

所以正宁帝对自己幼时生活过的那片宫殿,不仅不存在什么眷恋,还留下的有心理阴影。

“住的地方太过空旷,人气不足,的确容易让人产生心理不适,我们将来立个规矩,对后妃人数要进行严格限制,不许后人再扩建这宫殿。”

正宁帝深有同感的点头,他登基后迫于形势,先后纳了十来个嫔妃,加上在潜邸时的几个妻妾,共计二十来个,都有些记不清人。

像先帝那样一辈子下来,有名号的妃嫔都多达数百的皇帝,不仅认不全自己的嫔妃,甚至连自己的儿女都认不全,作为受害者,他十分反感。

难得放松一天,刚见过沈卓,何殊提议道。

“将您那侄子召过来见见吧,虽然以咱们这身份,不方便公开叙什么叔侄情,但在私下里见见,表个态,也不枉你们叔侄一场。”

正宁帝点头道,“好吧,召来见见,都说天家无情义,可是咱家可不曾亏欠谁,见谁都不虚。”

连康郡王那个当面一套,背地一套,野心曝露的家伙,他们都没下狠手,绝对对得起所有人。

何昌逸接到召见,被带到御花园时,心情也有些忐忑与意外,他以为双方只会一直保持这种默契,没想到他那位皇叔竟然是个重情的。

看到给他行礼的何昌逸,身着便服的正宁帝摆摆手道。

“不必多礼,能在京中看到你这个侄子金榜提名,朕十分欣慰,也为瑞王兄感到高兴,坐吧,你父亲的身体可还健旺?”

虽然皇上表现出愿意认他这个侄子的态度,何昌逸却不敢以侄子的身份自居。

“回禀陛下,蒙您助微臣一家脱困并照顾的恩泽,家父的身体还算健旺,在家中时,他时常与微臣感慨,万分庆幸是陛下您能承继大统,使微臣一家能得以活命,微臣还能有此机遇。”

能得到昔日让他高不可攀的瑞王如此认可,正宁帝的心中颇为受用,他当年其实很期待瑞王能成事。

因为在所有的兄弟姐妹中,其他人大多假仁假义,唯有瑞王虽不曾特意关照他,但也不曾欺他,更不曾试图拿他作筏子,给他本就困窘的生活添负担。

而瑞王不关照他,正是他这个一心只想苟命的皇子所需要的,因为盯着对方的人太多,他消受不起,对方心中肯定也有数。

“你的父亲,真是可惜了,不过只要你这个得他悉心教导的儿子能有出息,他也能得到些安慰,安心做事吧,朕不会因为叔侄关系特意照顾你什么,但是朕也不会容许别人欺你,遇到难处,你尽管开口。”

听到这话,何昌逸忍不住心中一酸,在这一刻,他真正感受到了来自眼前这位长辈的善意与真诚,也更加能够领会到他父亲的庆幸。

所以他当即跪下,流着泪嗑头道,“多谢陛下,昌逸定当不负陛下的栽培之恩!”

站在一旁的何殊上前扶起何昌逸,将他扶到桌边坐上,递上手帕后,又亲手为其倒下一杯茶后,坐在旁边笑吟吟的说道。

“昌逸堂哥身在逆境,仍能发奋图强,走到如今这步,实在令孤钦佩,希望你能再接再厉,将来为国为民做更大贡献,取得更大成就,让后世人知道,我们大安皇族的子孙,就算没了宗室身份,依旧是人中龙凤。”

情绪已经缓和下来的何昌逸郑得其事的拱手,“臣定当努力,不负殿下的厚望。”

正宁帝关心了一下侄子的终身大事,何殊则问了些对方在合城与上京途中的事后,才在内侍的提醒下,结束这场叔侄会面。

内侍提醒提皇后那边已经准备好午饭,叫他们去过用膳,这是提前定下的。

以他们与何昌逸之间的关系,留顿饭也是应有之义,只是这次召见何昌逸,若还留饭,会让何昌逸变得太过引人瞩目。

而当下的何昌逸,并不适合这种关注。

来到凤元宫,皇后一脸烦恼的看着正宁帝与何殊。

“原平那边总觉得我要害她,根本不愿搭理我派去的人,小六她们还没学会走,就惦记着想飞,看到你们招录了一批女官,连伴学都走了好几个,就动了心思,来找我说,她们也想早点当官,结果我派人拿初试的考卷给几个公主试试,都没人通过。”

正宁帝闻言,也是一脸不悦。

“你直接让人告诉老四,她要是不听教,宗室除名、贬为庶人,送去尼姑庵修身养性,让她自己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