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第3/4页)
何殊当然知道这点,想想她前世,年年都有千万考生过独木桥的盛况,说到底,还是因为这个时代在各方面的效率太低。
“现在看着是不行,总有一天我会让它变得可行。”
听到何殊充满信心的立志,正宁帝实在不看好她这个雄心壮志。
“京城的面积只有这么大,你让人改建秀林坊时的不易,你现在应该还有印象吧,能在哪挪个地方出来,让你去建上千间房子,几百间都难。”
说起这件事,何殊也觉得头大。
“都怪那些大户太过豪奢,家里的房子占地太大,首当其冲的就是咱们这个皇宫……”
说到这里,何殊突然来了灵感。
正宁帝则在瞬间生也不好的预感,“皇宫怎么了,皇宫是咱家历代祖先留下的珍贵资产,你可不能想着要打皇宫的主意,要不然,那叫欺宗灭祖。”
再怎么喜欢钱,正宁帝也不敢打皇宫的主意,准确的说,他是连想都不敢想,虽然他也不止一次的嫌皇宫太大,建筑太多,维护与打理起来耗费太多。
何殊不以为意的顺口回道,“说得好像咱们没干似的。”
正在喝茶的正宁帝瞬间领会到她话中的意思,差点没被呛着,不具什么威慑力的双眼一瞪道。
“不可胡说,咱位爷俩这些年来,一直兢兢业业的打理这祖宗留下的基业,绝对能对得起天地祖宗。”
“您高兴就好!”
对于这种掩耳盗铃的自我安慰之举,何殊不予置评,而是继续说出自己的想法。
“儿臣是这么想的,率先让皇宫做表率,将那些闲置的宫室都给改建一下,让它们发挥出更大价值。”
正宁帝的心中有些挣扎,但是他的理智终究还是没能战胜自己的天性。
“怎么做?”
“宫中这些太医,虽然被外派出去一大半,剩下的也不少,他们这些年还带出来不少的徒弟,这总人数加起来可不少啊。”
正宁帝不解的回道,“虽然咱家人少,可是他们也没闲着啊,时常被京里的各府请去。”
何殊一拍手道,“问题就在这里,咱们花大笔的钱财供养着那些医术精湛的太医们,可是京里的那些王公大臣们有个三病两痛,将人叫去诊治,可没给咱交钱。”
正宁帝有些一言难尽的看着太子,想不通她怎么光想着逮那些人家薅钱。
“皇儿啊,做人要厚道,派太医去给那王公大臣及家眷诊治,是展现咱们皇家恩典的方式,是早已默认成规的旧制,你可不要再打这个主意了,朕怎么好意思跟那些求医的人开口?”
何殊知道正宁帝只是纠结于面子问题,并不是反感她的这个提议。
“施恩的方式有很多种,像这种已经形成默认规则的方式,人家才不会感恩,只会视为理所当然,我们可以让太医们定期给朝中官吏们检查身体,有病早治,反正朝廷不是已经出台报销医药费的规定了吗。”
若能早点发现谁得了病,早治早好,更经济实惠。
正宁帝这才明白何殊的意思,是打算收那些大臣的家眷们的诊治费,不是针对大臣本身,而那些大臣往往都是家大业大,家中人口一大群,若能顺利实施,确实挺有市场。
“这倒也是,只是朕总觉得,让太医去帮人家把个脉,开个方,又不用宫里出药钱,就要收费,有些说不过去。”
何殊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计划可行,信心满满的回道。
“所以儿臣才说,可以设法将宫中那些闲置的宫室利用起来啊,开家医……开家皇家疗养院,只要他们能出够钱,就让他们住到宫里,喝上由太医亲自负责熬煎的药,享受由宫女内侍们提供的悉心照顾,享受皇家宫廷治病休养待遇。”
正宁帝却是对此没底。
“这……能行吗?那些大户人家生病了在家治,又不缺人伺候,若是年龄大的,还能有儿孙早晚请安问侯,不是更好吗?”
“父皇这就不懂了,那些看着光鲜的大户人家,有几个是能活得真正舒心的,因为有利益牵绊,身边人个个都有自己的心思,说不得还要防着自己别遭了毒手。”
见正宁帝若有所思的下意识点头,何殊就知道他肯定又想起了先帝当年,连生病都瞒着,不敢在人前露出病容。
“但是来了咱们的皇家疗养院就不一样了,只要钱到位,咱们可以确保没人敢害他,照顾他的人,也只是为了工作,只会用心照顾他,绝对不会害他,肯定能将人给伺候得十分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