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细雨剪春韭(第2/3页)

哪个美食周刊不是带着大量广告单靠订阅卖杂志的钱,早就饿死了。写美食软文是沈韶光当家的本事。

记得曾经有个酒店新上了一种提子鱼,不香,不浓,不鲜,不烂,有点像不甜的橡皮糖,关键是相当贵,沈韶光夸无可夸,便称赞这种鱼的口感很“俏皮”。后来读者反馈,“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夸俏皮了,关键,我还挑不出错儿来,你们这帮无良文人啊”

沈韶光觉得,或许就是前世这种虚头巴脑的假话说多了,老天爷看不下去,才让自己穿越当厨子的。报应,都是报应啊。

正感慨世事无常天道轮回的沈韶光抬眼,细雨中走过来几个人,其中有一个是柳丰,其余几个看着也眼熟,似是与那桓七郎相熟的,但这里面并没有桓七,也不见被自己怼过的那姓陆的。

沈韶光走出柜台,笑着打招呼:“几位郎君好。”又专门问候柳丰,“柳郎君,今日休沐”

几个士子都对沈韶光点头还礼,柳丰笑着称呼:“沈小娘子。”

好些日子没见这位柳郎君,似是瘦了一些,当然,也可能是脱了冬衣的缘故。

沈韶光让阿圆端上些清茶,亲自跟他们介绍本店春季主打菜品火锅子虽好,但已经过季了。沈韶光就像渣男们一样,现在早把旧爱扔到了脑袋后面,满心满眼的都是脆嫩嫩的新欢。

想到渣男,沈韶光便多嘴问一句,“怎么今日没见桓郎君”半点没有阴过人之后怕见面的心虚。

柳丰告诉她:“桓七郎去山南西道游历了。”

沈韶光点点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人出门游历也是长学问。”

这个时候礼部试才出榜就出门游历,一定是这科又榜上无名了。若是那德行好的,沈韶光总要叹一句“怀才不遇”,毕竟进士确实难考,谁还没个考试运欠佳的时候但这位大概跟自己一样,也算天道好轮回

沈韶光自谓不是好人,却被几个士子发了好人卡。因为这几位这一科也折戟沉沙,只能明年再战,或者也要出门“游历”一番,去各个地方碰碰运气,做几年幕僚,回来再考,机会就更大些。今日这宴便是践行宴。

这几位听了这沈记小娘子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及“读书人出门游历也是长学问”,正是点中心事,又全了面子,当下纷纷笑道:“小娘子好见识。”

送完顺嘴的人情,记下点的菜,沈韶光便回后厨去。

其中一个士子低声笑道:“如今终于知道柳三郎当日为何求聘了,这小娘子到底出身洛下沈氏,确实蕙心兰质,迥异时下一般的女郎。”

柳丰赶忙制止,“快莫要说这些。”

另一个士子道:“你不知道,前几日三郎与京兆赵录事的女弟定亲了。”

之前的士子连忙赔礼:“是某唐突了,并不知道这回事。”

柳丰连忙摆手。

士子们又笑问正式成亲的日子,得知定在今年秋天,几人都遗憾地摇头,恐怕没法喝柳三郎的喜酒了。

酒菜陆陆续续上来,便有士子端起酒,提前贺柳丰新婚之喜。

端着醋鱼出来的沈韶光听见了,有些惊讶,也连忙笑着道喜。

柳丰站起来叉手称谢,许是喝了酒,脸有些微微的红。

沈韶光外面一派端庄,心里却在打趣,你结婚,谢我什么谢我不嫁之恩这就有点扎心了。

沈韶光走回厨房,让于三给加了两样菜,“富贵吉祥”“百年好合”,作为酒肆的赠品,贺喜柳丰婚事。

见两人彬彬有礼,宛若君子国人,特别是这沈小娘子落落大方、一派光风霁月,几个士子倒没了打趣看戏的心,又再次感慨这沈小娘子不愧是名门之后。

酒肆里人渐渐多起来,恰恰客流最高峰的时候,庞二娘带着婢子走了进来。

沈韶光一怔,连忙迎过来,“二娘来庵堂礼佛来了”

庞二娘笑着点头,又皱着眉看坐得满满当当的大堂,“还只当你这里能静静地坐下说会话,吃个饭呢。”

沈韶光微笑,这个何不食肉糜的姑娘啊,我这要跟你说的似的,正午时分还静悄悄,就合该吃烟喝风了。

“那算了,我改日再来看你,反正且要在庵里住一阵子呢。”庞二娘受不了店里的喧闹,转身离开。

沈韶光站在门口细雨里送她。